如果把《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当做张艺谋导演的早期代表作,而把2002年的《英雄》当做张艺谋导演大片时代的开端,那么《我的父亲母亲》则是这一转型的代表。在故事情节上,我看看到了传统的乡土气息,但在画面上却有不是商业大片胜似商业大片的纯粹美感。影片将父亲母亲从一见钟情到相伴一生的爱情故事谱写成一支金色原野里清远而嘹亮的乡间恋歌,深深感动了每一个观影者。
影片采用了倒叙的结构,从时间上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过去时间,五六十年代父亲和母亲相识再到被打为右派的父亲重回三合屯,另外一个是现在时间,远在他乡的儿子回家为父亲奔丧并将父亲下葬。
在现在的故事时段里,讲得是现实,而现实是冰冷的,所以张采用了低饱和度摄影,画面黑白,与过去时间画面鲜艳的颜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乡村小学教了一辈子书的父亲为了筹钱翻盖校舍四处筹钱,遭了风寒,死在县城的医院里。母亲固执的要求要将父亲的尸体从县医院抬回三合屯,考虑到现实的种种困难,“我”试图说服母亲,看到了桌子上父亲和母亲年轻时的照片,因此引出影片最主要的故事——年轻时候的父亲与母亲的故事。
在过去的时间段里,画面非常漂亮,高饱和度使得影片像一幅浓郁的油画。好的导演总是用画面来说话而不是自己跳出来说话,因此,童话一般画面表现了张艺谋对待这一部分影片的态度,这属于过去,而过去是美好的。
在父亲和母亲第一次相见的场景里,张选用了大量的升格摄影,拉长了画面时间,他反应的是母亲的心理时间。他的镜头语言使人很轻易的认同了母亲,放弃质问爱情到来的仓促性。而在母亲在山路上等着与父亲相遇的段落里,除了升格摄影,还使用了长焦镜头,造成我的心里只有你的画面效果。
在过去时间段落里的拍摄手法很容易使人进入到父亲母亲的故事中去,而在母亲穿着红棉袄终于在路口等到被打成右派而几年不能回来的父亲后,影片重新进入到现在的时间段落。过去的温暖鲜艳与现在的黑暗,冰冷对比,格外触目惊心。
在父母的爱情故事里,母亲对待父亲那种傻傻的执拗的坚持最为动人,在章子怡的演绎中,我们看到了初恋中羞涩、急切、倔强、柔情,初恋中的小聪明、小傻气、小顽固都在故事细节中和演员的神情上表现得淋漓尽致:穿上大红的新棉袄去看新来的教书先生;为了能听见他教书的声音每天绕远去村里的前井打水;用漂亮的青花瓷碗变着样儿做好吃的摆在第一个位置上期待能被先生吃到;刻意的在他会经过的路上等他又羞涩的不敢靠近;看到他走向井边赶紧把已经打上来的水倒回去;劈柴烧水认真的为他做一顿派饭;试图一遍遍的追上那辆远去的车,只为了让他吃上自己包的蘑菇馅饺子;寒冬里一人带着窗户纸去学校糊好破纸窗还贴上喜庆的窗花;不识字却把黑板擦得干干净净只留下先生的一行行笔迹;记着他腊八回来固执的站在村口的路边等他,直到全身冻僵发了高烧……这些恋爱中的小细节、小情怀,不仅仅局限在五十年代,在每一个情窦初开小鹿乱撞的少女心中都一样细腻调皮又单纯的小心思。
在色调上,影片大致是两种色调,用黑白表现真实生活,而用彩色来表现回忆的片段。这无疑有点违背了常规的思路。但是从另一方面,即可理解为,失去了老伴的母亲,生活很灰暗,而曾经的记忆,却鲜活的烙印在脑海之中,虽然整个影片的旁白部分是以儿子的身份去展现的,但故事的主体应该是母亲所独有的美好的记忆和怀念。
在影片中间讲述过去的彩色部分中,冬季里的红色调成为主角,张艺谋的影片色调很喜欢用红色,红色象征着热情,火,希望,血液。视觉上红色又是一种极为跳跃的颜色,在一片颜色中,红色总是能最先抢到观者的注意力中心点。因此,不论是影片最开头母亲的那红色棉袄,还是后来那间粉红色的棉袄,都时时的在暗示着生命力的旺盛,爱情的炽热。不用太多言语,画面就能说明一切,也许,与直白的台词或内心独白相比,用色彩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火一般执着的性格,反而更有意蕴。除了主要拍摄的冬季,秋季也是一个主要场景环境。秋天,当然色调是金黄金黄的,那大片大片的我不知名的植物,大概高到膝盖,黄灿灿,还有荒野上的黄土地,一整片的暖色调,最后,太阳的光晕也是暖暖的黄,母亲对爱情的追求,便在这片暖当中慢慢绽放。她的红色棉袄也依旧跳跃在金色背景的画面里,像她的爱情一样炽热。
在镜头调度上,影片中的叠化运用非常出色,在母亲寻找失落的发卡一段,人物始终处于画面大概四分之一处左右,不断叠画,变化的是人物的方向,有的是向着镜头走去,有的是背离着镜头走远。发卡最后是在家的院子里找到的,画面切到烛光前的镜子,昭蒂对着镜子带上发卡,昭蒂的表情渐渐沉了下来,她在想念洛先生,继续叠画,叠画到了小学堂前头的那口井,叠画转场无疑是交代出了昭蒂心中的感情。在母亲冒着大雪等待父亲归来的一段,也是人物的位置不变,而时间、环境的画面不断叠化,反应出等待的漫长和母亲焦急又失落的心情。
叠化的运用在影片结尾达到高潮,也就是影片中的那个“我”在临行前,走进了父亲曾经的教室,为学生们讲授父亲在年轻时曾为那时的学生们讲授的第一堂课时,母亲听到了读书声,课文是当年的那一段,走下床,跑到村头的小学,出神的听着,老年母亲的黑白画面叠画到了年轻的母亲第一次跑去观看父亲上课的情形,自然而然的那一段是鲜活的彩色画面,的确很美,郎朗的读书声中,仿佛回到了过去的光阴,随着镜头的调度,不断的转场依旧采用黑白和彩色交替的叠画,现实和回忆也不断如潮水般裹挟着,忧伤的琵琶、排萧、竹笛和纯美的钢琴声构成环绕正部影片的爱情旋律再次响起,音乐的音量也是越来越大,画面最终定格在那个年轻的过去的时代里,母亲当然依旧是穿着红色棉袄的少女,在奔跑中定格,影片便到此结束。加上随之而起的无歌词的女声哼唱,呈现出一种辽远而清亮的意境,回味无穷。
影片的英文名字叫做“The Road Home”原著小说也是从一条路开始写起的。影片开场的黑白现实,就是茫茫雪野上的道路,儿子听闻父亲的噩耗开着车飞奔回来,中间的回忆部分,金黄田野中的道路也是反复出现的场景,在这条道路上母亲邂逅、等待了、守护了她执着的爱情,也同样是这条道路,母亲主事将去世的父亲一路抬回来,这亘古不变的道路充满了往事和回忆,也见证了二人平凡又不凡的爱情,成为一种象征。在影片结尾的画面,正是少女时代的母亲在蜿蜒的金色小路上奔跑的背影,并在这种充满激情的,美丽身影中定格。
从情感上讲,这是一个把小故事做的非常精致而感人至深的影片,它将对过去的美好怀恋用高饱和度的色彩画面呈现出来,给人一种失去的童贞一般无限缅怀的意境,在画面的渲染和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上,更有一种深远隽永的意境美,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在爱情被物质绑架了的今天,就像一首清远而嘹亮的乐曲,引人无限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