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终结者》作为一部买断版权,再经过二次加工的电影,出现在当下的档期里,是十分尴尬的。四面楚歌的境遇,让其被迫只能在夹缝中求生,这完全跟前阵子的《超能游戏者》同病相怜。现今每年都会有几部俄罗斯的电影登陆国内院线,质量四平八稳,都保持在一定的水准之上。几部在俄罗斯风靡一时,甚至荣登年度票房宝座的电影,到大陆之后明显水土不服,反响都极为平淡。一来,这是因为俄罗斯电影,除了战争片独树一帜之外,其余的商业类型片都或多或少有着很浓重的模仿致敬好莱坞的痕迹。这对审美疲劳的中国人来说,吸引力就极弱。二来,还得考虑到中俄文化差异的缘由。文化的“冲突”,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是叙事性的风格差异。虽然本质上都还是倒叙、插叙、顺叙等手法,但一旦穿插在一块儿,理解上可能就会有难度。不至于看不懂,至少会感到不适应,或者说是“晕电影”。
影片根据俄罗斯著名科幻小说家瓦西里·戈洛瓦乔夫的长篇小说《锄奸部》改编,文化底蕴毋庸置疑是相当深厚扎实的。但怎样将小说的内容搬上荧幕,这又得考验导演的功力了。就成片来看,严格意义上说,《黑暗终结者》只是包裹了一层科幻的外衣,很大程度上的风格还是更接近于《冰与火之歌》这种以政治斗争为主、魔幻色彩为辅的作品。影片中所构架出的世界观很庞大,将世界分为光明、黑暗、人类三个互相衔接的空间。不过,导演还是将大部分精力花在了政坛纷争、激酷打斗上面。考虑到俄罗斯电影的特效还很稚嫩,此番安排还是煞费苦心的。个人一直很欣赏俄罗斯电影对于动作戏码的处理,抛开依附的剧情不谈,单拉出动作桥段,别有一番异域国度的风味。影片的男主角继承了俄罗斯电影一贯的“如入无人之境”的风格,由于弱化了科幻色彩,为此干架的一招一式还是真刀真枪的,很难见到魔法的使用。
纵观大陆电影,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科幻”标签。特效不纯熟,这并不是块万用的遮羞布。要知道,好莱坞那些最经典的科幻作品,都诞生于特效的起步时期。反而是现在特效技术登峰造极了,画面华丽逼真到令人窒息,却鲜有能津津乐道的佳作。这就好比冬天盖被子的理论,并非是被子温暖了我们,而恰恰是我们的身体温暖了被子。看《黑暗终结者》的时候,我一直在想王晶的《未来警察》。自然不能拿好莱坞的科幻片来类比,运动比赛要分级别,电影也一样。这两部作品,都走到了一个死胡同中:科幻色彩被冲淡。《未来警察》更是直接沦为了滥俗的家庭爱情片。就这一点而言,《黑暗终结者》所付出的诚意、做出的努力是显而易见的。尽管特效处于初级阶段,但影片仍在将画面效果力所能及地展现出来。光明世界的冷色调格局,幽远而清冷;黑暗世界的反派BOSS的触手栩栩如生;唯一一段表现莫斯科遭袭的场面,通过巧妙地运用新闻的画面来找到让其失真的理由,弥补了色彩上的缺憾。这些细节,都呈现了俄罗斯未来科幻电影的雏形。既然是科幻电影,那就得拿出科幻电影的样子来。结果不尽人意,那是另外一回事。至少不若《未来警察》之属,表面上打肿脸充胖子,本质上连尝试的胆量都没有。
叙事连贯性的尴尬,是很多俄罗斯电影的通病,《黑暗终结者》亦不例外。宏大世界观的简单铺设,是远远不够的。倘若不再花一定的笔墨去进一步阐述,就很容易让观众找不着北。正义与邪恶的对垒,犯不着多耗精力,这个很好理解;但双方矛盾的渊源,就需要下功夫去讲故事了。《黑暗终结者》便是犯了开打过快、铺垫过少的毛病。可能那些熟知原著的俄罗斯观众,看起来很顺畅。但对于咱们国外的观众来说,接受起来就没那么容易了。怎样克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瓶颈,是未来俄罗斯电影走向世界必须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