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结合诗歌、散文、寓言童话的文体特征进行讲解。文学作品的朗读是用饱满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受众的情感,体现艺术美的魅力。这不是纯粹的技巧能够到达的艺术高度,常言“功夫在诗外”,告诉我们文学作品朗读需要深厚的文学底蕴、广博的知识结构、丰富的人生阅历,以此理解作品,感受作品,形之于声,及于受众。
(一)诗歌
诗歌,从语言上看凝炼,语义丰富;从形式上看分行排列、有韵律;从写作手法上看思 维跳跃,有意境。从朗诵上来看,强调的是节奏和意境。
1.古诗
古诗讲究韵律感和音乐感,尤其是押韵的韵脚,体现出古诗的对仗与工整。朗读时根据诗歌内容划分节拍,古诗词最基本的节奏单位一般是由两个字构成的,五个字的诗,可分为两顿,三个节拍;七个字的诗,可分为两顿,也可分为三顿。这些规矩是非常灵活的,按照具体内容确定节拍,使得韵律回环往复,形成节奏。
意境往往通过顿挫、节奏表现,深入理解古诗的背景、内涵,确定节奏,读出味道。不要刻意追求节拍,丧失了意境。
2.现代诗
现代诗在节奏上虽然比古诗更加自由了,但是还具有诗歌的外在形式,所以不能一味“自由”地追寻意境,脱离了节奏。
(二)散文
散文多从作者主观视点来观察世界万物,从中有所感悟,有感而发,抒发自己的感想。而有声语言是朗读者的“二度创作”。散文朗诵形散神不散,关键在于创作者的“神聚”与“情浓”。散文有声语言的表达介乎于诗歌和小说、寓言童话之间,既不大起大落也不绘声绘色,主要是用朴实、真切的声音表达真情实感。
(三)寓言童话
寓言童话里有作者的观点及文章的寓意,使用感性的语言表达理性的思考,想象力丰富,鲜活生动。有声语言表达时语言夸张,特别是用声音进行角色造型时,首先从生理、心理层面考虑角色的定型;其次,理解角色内涵,声音造型为主题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