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建造基础课程大纲 二
建筑学科(本科) |
|||||||||
课程大纲 |
|||||||||
课程编号 |
|
课程名称 |
建造基础2 |
英文名称 |
Understanding Construction 2 |
||||
开课系部 |
基础 |
开课学期 |
2学期 |
周 数 |
8 |
学时数 |
64 |
学分数 |
2 |
修读方式 |
专业必修课 |
授课对象 |
二年级本科生 |
是否新开课 |
否 |
||||
前置课程1 |
建造基础1
|
||||||||
前置课程2 |
建筑结构体系 |
||||||||
参考书目 |
黄源,《建筑设计初步与教学实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钟山风、崔冬晖,《发现建筑——小型可移动建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
||||||||
教学目的 |
建筑的根本在于建造,在于建筑师应用材料并将之构筑成整体的创作过程和方法。应该对建筑的结构和构造进行表现,甚至是最直接的表现,这才是符合建筑文化的。所以,熟练掌握和运用建造技术是建筑师必需的专业基础。建造基础课的目的是帮助学生从建造的角度去认识建筑、理解建筑、设计建筑。建造基础2旨在使学生在感性基础之上,更全面、更系统、更理性地了解建筑结构与构造方面的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建立一种把技术手段与造型表现相结合的建筑设计思维方法。 |
||||||||
教学内容与进程 |
建造技术主要包括结构和构造两大方面内容: 结构是建筑的骨架,对建筑形象有着内在的影响。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对建筑结构的力学合理性的理解,并且要拓展学生运用结构原理,创造建筑艺术造型的表现力。应较全面的了解包括框架、桁架、拱、悬索、网架等类型,和钢、混凝土、木、砌体等结构材料的应用原理和可能表现形式。 构造则关系到建筑的表皮形态,决定着建筑的外在视觉效果。应较全面地了解外墙、屋面、楼地面、楼梯等构造原理,和不同材料的技术性能与视觉表现力,以及细部设计对于使用和形式的影响。强调构造、材料和细部因素在建筑中的合理设计,既提供有效的技术解决,又要考虑富于趣味的视觉表达。 根据课程的重点,可选用功能相对简单、且具有较强造型表现潜力的建筑设计课题,突出建筑的使用、空间、造型、结构和构造一体化的设计思路。 |
||||||||
教学方法与手段 |
|||||||||
作业要求 |
结构造型阶段应完成1:100的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以及1:100的结构模型。 构造细部阶段应完成一定数量的节点设计图和节点模型,比例为1:5~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