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类专业音乐学系简介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类专业音乐学系暨音乐研究所(以下简称系(所))是沈阳音乐学院重要的音乐理论教学及科研部门、劫夫研究会的挂牌单位及日常工作机构,同时也是东北地区音乐理论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本系(所)致力于培养具备学术研究撰述能力、音乐理论教学能力、音乐文化传播能力以及音乐技术实践能力的专门化人才。其培养目标与科研宗旨为立足东北,面向全国乃至世界。
回顾56年的发展历程,系(所)大致经历了音乐研究室(1950--1985)、音乐研究所(1985—1999)、音乐学系暨音乐研究所(1999 年10月)三个阶段。在这三个阶段中,先后由安波、李劫夫、李纯一、丁鸣、王凤贤、谷音、王其慧(兼)、凌瑞兰与杨久盛等主持室(所)工作;现任系主任兼所长为彭永启,现任系(所)党支部书记兼行政副主任为解艳丽。
在师资队伍结构上,沈阳音乐学院音乐类专业音乐学系(所)现有教师总数23人,含专任教师(20人)及专职研究人员(1人)21人,管理干部2人。其中专任教师:教授7人,副教授 7人(以上全部为硕士研究生导师),讲师5人,助教1人;年龄结构为55岁以上者5人,40-55岁者8人,40岁以下者7人;拥有博士学位者3人及在读博士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20%),硕士学位者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40%)。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系(所)的学历层次趋于合理(在全院各教学单位中拥有博士学历者为最多);教学水平和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在全院各教学单位中获得教学成果奖、省院级精品课及教学课件评比等人次为最多);科研范围或领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在全院各教学单位中承担国家、辽宁省及学院科研项目、出版学术著作及发表学术论文为最多)。在办学规模上,系(所)现有本科生68人,硕士研究生21人;拥有专业课教室8个;设有专业图书资料室与多媒体教学工作室各1个,并设兼职资料员2人。系(所)目前设有民族音乐理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三个教研室。在课程设置上,主要面向音乐学专业学生及全院各系的硕士研究生与本科生;所开专业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有:“音乐文献与写作”、“专题研讨与写作”、“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音乐史”、“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基础”、“音乐学概论”、 “中国音乐美学史”、“中国古代音乐文献选讲”、“东北音乐史”、民歌模唱与赏析、说唱音乐模唱与赏析、戏曲音乐模唱与赏析、民族器乐记谱与赏析、“民族民间音乐”、“音乐欣赏”与“音乐常识”等;近年来,又为本系及全院学生开设了多门选修课程,如“民族音乐学概论”、“二人转音乐”、“古谱读法”、“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概述”、“中国文化史概论”、“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创作”、“20世纪下半叶中国音乐评论”、“中国艺术歌曲创作研究”、“现代京剧唱腔音乐研究”、“中国音乐考古略览”等。在办学过程中,系(所)不断优化课程体系,强化“音乐文献与写作”、“专题研讨与写作”等“心智训练性”专业理论课程。从目前已经取得的教学成果来看,“音乐文献与写作”、“专题研讨与写作”已经成为音乐学系办学的核心课程;并且,在与此同时的近两年间,系(所)教师共发表5篇探讨“教改”的相关论文,1次获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各学科相关课程共4次获省(院)级精品课称号;近十年来先后撰写、出版教材约17部,并多次在省、院级教材评审中获奖;近三年共7次在院级课件评比中获奖,由此拓展了图、文、音、像相结合的多媒体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