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类音乐学系简介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类音乐学系于1993年组建。其前身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初的“民间音乐教研组”、60年代的“共同课教研室”和1980年代成立的“民族民间音乐研究室”。目前设有中国音乐教研室、西方音乐教研室、综合理论教研室。目前正式在编人员共14人,主讲教师11人,行政干部3人。教师中,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7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5人具有硕士学位,2人具有学士学位。此外,音乐学系外聘、返聘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2人。
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类音乐学系是集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单位。目前有山东临沂、陕南紫阳、陕北榆林、关中华县、周至等5个“音乐学教学实习基地”。本系开设了音乐学专业各方向的基础课程和特色课程,担负全院音乐学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同时开展科学研究,是西北地区重要的音乐学教学科研基地。在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是最早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之一。硕士研究生教学领域涉及西方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音乐美学、民族音乐学、音乐编辑学等方向。
在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类音乐学系成长、发展半个多世纪的历史上,许多老前辈为本学科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早期重要的代表人物有冯亚兰教授、高士杰教授以及李仲唐、蒋咏荷、马慧玲、李武华、李雄飞、张希乾、雷家铣、翟咏等同志。在音乐学系成立后更是产生了一批卓有成就的教师如罗艺峰教授、方建军教授、程天健教授、夏滟洲教授等。
近年来,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类音乐学系教师科研成果中,先后获得国家级教材二等奖(罗艺峰与王耀华合著《音乐鉴赏》),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罗艺峰《音乐美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等奖(罗艺峰《音乐人类学的大视野》),二等奖(程天健《中国民族音乐概论》、夏滟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简编》)等;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有冯亚兰主持的《丝绸之路各族音乐研究》、罗艺峰主持的《华南与马来西亚民族音乐比较研究》,省级重点项目有罗艺峰主持的《丝绸之路各族乐器研究》,夏滟洲主持的《先秦音乐思想研究》等。横向科研项目有罗艺峰获得的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思想史研究》、夏滟洲参与承担的国家人文社科年度课题《音乐学新论》(2004)、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音乐学学科规训》(2005)等。本系优势科研课题暨特色课程《长安古乐研究》,是陕西省和本院长期支持的重要科研课题,多次荣获陕西省和院级科研成果奖。20余年来,收集、整理了大量古乐资科,译谱数百首(套),录制出版古乐传统乐曲多首,撰写论文40余篇,出版有《长安古乐谱》(1991)、《长安古乐研究论文选集》(2000)等专著。
2008年,由罗艺峰教授主持的《音乐美学课》被评为陕西省高等学校省级精品课程。同年,由夏滟洲教授主持的《西北各民族传统乐种生态分析实验室建设》获“中央与陕西共建高等学校专项资金”支持立项。作为西安音乐学院重点学科建设丛书,音乐学系硕士学位论文集,于2015年9月结集出版。书中展示了音乐学系近年来在教学与科研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涉及到民族音乐学研究、西方音乐史研究、音乐美学研究、音乐编辑学研究等不同领域。主要是:冯亚兰辑译的《长安白道峪兴安禅寺教衍和尚藏抄谱选辑》;高士杰主编的《“神”的光芒“人”的情感——西方音乐史研究文集》;罗艺峰主编的《1994-2004:谐和的同唱——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美学硕士论文选》;李宝杰主编的《音乐编辑学:音乐研究的交叉视阈》;程天健主编的《行乐舞鼓——民族音乐学研究文集》;陈慧雯主编的《歌者远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文集》。
读书-教书,学生-学术,是西安音乐学院音乐类音乐学系同仁安身立命的根本。随着学院改革的深入发展,音乐学系进一步明确自身任务,为区域音乐文化建设和本地音乐学术研究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