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瓦特因开水沸腾而发明蒸汽机械,拳师杨露蝉由昆虫相搏而创造螳螂拳法。世间自然万物,孤立地看,貌似支离破碎。毫无牵扯,究其血统渊源,却是沾亲带故,脉脉相承。各种技巧手艺,更是相互参照,相互嫁接,相互渗透,相互补充。电视行业不应仅仅从电影这个“近亲”中汲取营养,而应像蜜蜂一样,从自然万物中广采博取,为我所用。作为纪录片编导特别是部队的编导,窃以为应精通考古、钻井、捕鱼、烹饪、裁缝、驾驶之技术,此“六艺”也,看上去与纪录片毫无枝蔓瓜葛,若深究下去,就会发现其中渊源非浅,玄机深藏。
一、发现线索如考古,土里寻宝
电视编导判断一条线索价值大小,必须具有考古学家鉴赏文物的敏锐眼光。从纷纭复杂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到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实在不易,就如同考古学家土里寻宝,突然之间挖掘到一件罕见文物,一定要倍加 珍惜。一个高明的编导总是把获得的线索反复琢磨,就像鉴赏把玩一件刚出土的稀世珍品。只有琢磨透彻了,拍摄制作时才能将其蕴藏的价值发挥到极致。一个平庸的、没有考古学家眼光的编导,即使发现了有价值的新闻线索也会视而不见,与“宝藏”擦肩而过。
贾平凹先生曾作过一篇《丑石》的文章,说家门口有块石头,因形状怪异,面貌丑陋,不能垒墙盖屋,不能铺路垫脚,不能刻字雕花,也不能浣纱挂布,人人都认为它是一块没有用处的废石。忽一日,一位考古学家从这里路过,看家丑石,眼光立时就拉直了,认定是一块价值连城的陨石,并小心翼翼地将其拉走了。
还有一个故事也值得玩味。汉时,有个叫工之侨的人,拿了一把罕见的古琴献给皇帝,皇帝不但不接受,还斥责他有欺君之罪,将他逐出门外,后来,他随便弄了一把琴,埋于地下,两年后取出再献皇帝,皇帝以为宝,龙心大悦,并赏之。
作为部队电视编导,遇到有意思的报道线索,我们要努力做那位不知名的考古学家,千万不要成为那位不识货的昏庸皇帝。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平时多思考,多学习,多观察,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纪录片是一种发现与表现相结合的艺术,发现是前提,表现是手段,只有把“火眼金睛”炼得炉火纯青了,才能透过地表发现你所需要的一级“文物”,才能解决拍摄题材上先天不足的缺陷。
部队生活看似千篇一律,周而复始,实际上就像一座宝藏,是丰富多采的,就看我们怎样去挖掘、发现。光幻想着喊一声“芝麻开门”,宝藏就呈现在眼前了,那是不切合实际的。所以作为编导,就要广泛结交各个层面上的朋友,他们往往会有意或无意地给你提供了纪录片的拍摄线索;还要多往基层跑,有意识地做一些调查研究,掌握方向性的东西;此外,要多看报刊杂志,尤其是部队内部的报刊杂志,或许会让你得到许多意外的惊喜。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你具备了考古学家鉴赏文物的眼光,好的拍摄素材总会垂青与你的。
二、锤炼主题像钻井,开掘要深
编导有了自己满意的线索以后 ,就像钻探专家找到了水源,锤炼主题的过程就是对水源的挖掘过程。其实,主题的提炼贯穿于纪录片制作的整个过程,从线索的发现、选择、取舍,到拍摄、后期制作,编导的头脑中无时无刻不在考虑主题的问题,有时甚至根据拍摄的变化对计划好的主题突然进行更改,但是发现线索是形成、酝酿主题的关键时刻,这时的主题如果确定不好,拍出来的片子就会有先天不足之憾。这时的主题一旦形成,就会对以后的拍摄题材起到统帅和制约的作用。因此编导对主题要反复推敲锤炼,就像钻井一样,不要轻易动工,要画出图纸,反复论证,确保“水源”的优质和充足。那么如何才能提炼出与众不同的主题呢?按照鲁迅先生说过的一句话就是“开掘要深”。
对主题的开掘在拍摄前就是对线索的重新审视与思考,在拍摄中是对题材的强烈感知和选择,在后期制作时是对素材的精心提炼和把握。开掘主题必须首先了解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这并不是强调纪录片的政治色彩,而是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主题的正确方向。其次,要熟悉拍摄地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社情民情,使其置于大的自然环境之中。第三要对拍摄对象的背景、历史、社会关系作一番充分的调查,做到胸中有数,以便随时抓拍和采访与主题有关的细节。第四要对所有素材进行归纳总结,找到本质,使之提高和升华。如果说掌握素材是潜入生活海底,那么开掘主题时必须浮出海面,居高临下地俯视生活,这样才能做到点面结合,融会贯通。
主题开掘程度的深浅是编导感悟能力、敏感性、智慧和审美趣味的综合体现,决定着纪录片“含金量”的高低。所以,要想做一名优秀的编导,必须重视主题的锤炼,正如钻井,过程中虽然很苦很累,但总有一天会尝到挖出井水的甘甜。
三、抓拍细节若捕鱼,撒网要快
看过《最后的山神》的人,恐怕谁都难以忘记孟金福老人在树干上刻下的山神像。这个山神像的细节对刻画孟金福的性格、烘托气氛、丰富情节、深化主题起到了任何解说都无法替代的作用。这是细节独特的魅力。有人说一部纪录片可以没有情节,但不可没细节,是有一定道理的。因此锻炼抓拍细节的工夫,是电视编导的基本功。
细节分动作细节、表情细节、语言细节等若干种,但无论是那种细节,在抓拍时都离不开一个字:快,这正如撒网捕鱼。如果动作稍有迟缓,让鱼儿眼睁睁地从网里逃走,只会留下遗憾。
要想多抓“鱼”,首先要多撒“网”。在具体的拍摄过程中,会发生许多偶然事件,这些事件,不管对表达主题有没有用处,只要是撞上了,就先拍,拍到再说,因为这些细节稍纵即逝,并且再也不可导演,就如同一条鱼儿漏网了,再也难以抓到它。有一位编导,在拍一个农村生活的片子时,偶然遇到一个母亲在追打自己的孩子,就出自职业习惯打开机器把这个过程拍了下来,后来把这个生活细节编进节目里以后,观众反映非常好,成了片子里的亮点,因为当时母亲那生气的表情,孩子惊恐的神色以及麻利的动作,都是真实而生动的,如果是导演出来的,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其次,要多观察生活。生活中的细枝末节很多,有些有意义,有些很无聊,有些生动,有些枯燥,这就要求我们善于观察、分析和捕捉,即使是在扛着摄象机拍摄的过程中,也不要“睁只眼,闭只眼”,而是要把两只眼睛都睁开,以便随时观察身边发生的一切,就像目不转睛地盯着鱼儿要冒出的水面;再次,要对细节的出现有预感。比如你拍一个新兵第一次去实弹射击,就要考虑他刚刚摸到子弹的感觉,就要着重观察拍摄对象一接触子弹时的表情和动作,你采访一个军嫂谈对丈夫的思念,她肯定会以恰当的语言或者是真实的表情表达出自己的切身感受,哪怕她结结巴巴,你也不能关机,只有这样才能抓拍到真实可信的细节,因为类似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预感到。
当然,撒网要快,既要有眼睛上的敏捷,又要有手腕上的劲道,渔夫如此,编导也是如此。如果用一句话概括,拍摄中编导要做到:脑筋转得快,眼睛要睁开,手臂配合好,双脚跟上来。
四、选择素材似烹饪,做出特色
如果说拍摄是从生活中采集,那么,拍摄出来的素材就是摆在厨房里的菜,单等待厨师进行烹调了。因此编导的“烹饪”技艺如何,直接关系着纪录片的成败。
面对一大堆庞杂的素材,从何处“下手”呢?第一,应该围绕主题选择,与主题有关的,就留下,与此无关的,要坚决舍弃。对于内容比较多的纪录片,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这不仅仅是详略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突出主题。点,就是通常所说的典型材料,只有典型材料运用恰当,才能主题鲜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第二,要抓住特点选择材料。雕塑家看见一个有独特造型的树根,会根据树根的特点雕刻出栩栩如生的艺术作品,一个高超的厨师也会根据一种菜的特点,烹调出独具风味的佳肴。做纪录片更是如此,编导要善于从材料中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新东西或独特的东西,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性,这种特性往往能表现新颖而深刻的思想意义,抓住了这种特性,就抓住了材料的“根”。第三,要找准“第一感觉”。第一感觉就是最先震撼编导心灵的那种最新鲜、最生动的东西,第一感觉来的时候,创作者往往激情澎湃,思路奇特,不时冒出灵感的火花,顺着这种感觉摸下去,就往往能获得最富有表现力、最能打动观众的材料,并会成为作品中的精华或叫“动情点”。当然,第一感觉稍纵即逝,来得快,去得也快,因此当“灵感”袭来时,一定要紧紧抓住,将之及时记录下来,否则,“过了这个村可就没有那个店”了。
五、结构布局同裁缝,穿针引线
生活本身向纪录片编导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但前期拍摄完成后,还需要编导进行必要的构思、组织和设计,对素材进行必要的集中、梳理、裁剪、概括、取舍等工作,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结构布局。
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说:“编戏有如缝衣,其初则以完全者剪碎,其后又以剪碎者凑成。剪碎易,凑成难,凑成之工全在针线紧密。”纪录片的结构也是这样,把分散凌乱的原始素材用巧妙的构思连缀起来,不正像裁缝在设计制作一件衣物吗?
裁缝要想缝制人见人爱的漂亮衣服,除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外,还必须要练就“穿针引线”的硬功夫。所以,纪录片编导也要从裁缝身上触类旁通。正如观看衣服可评判裁缝的手艺高低一样,纪录片的结构如何,也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质量优劣,体现着编导心智的深浅。
随着摄影技巧的日新月异,剪辑手法的不断革新和蒙太奇语言的创造性发展,使电视艺术冲破了现实时空、舞台时空和传统时空概念的羁绊,灵活自如,随心所欲。这就为编导结构纪录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空间。
结构无定法。如定成框套,相互因袭,就公式化了。但无格则野,变化则神,有些结构方法还是有规律可循的,就如同做衣服一样。常见的结构形式有纵向式、横向式、纵横交错式结构。纵向式结构就是依据时间流程连缀而成,有如用时间作线,将散乱的生活画面串成“项链”;横向式结构是根据空间变化组合而成,有如“拼盘”;纵横交错式结构可根据作品内容需要,随意将时空进行有机组合,延伸观众的视听空间。纪录片《侯家家事》将女兵侯长宇受阅的场面和家中父亲的场面交叉剪辑,用的就是纵横交错式结构,时空的跳跃性比较大,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当然,结构贵在创新。只要能更好地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更好地体现编导的意图,一切形式都可为我所用。就如穿衣,不光可以从商场里选购,必要时,自己也可以设计一种新颖的样式,享受一下创造的乐趣。
六、叙事节奏类驾驶,把握时速
开车时,车速的快慢要根据车况、路况等诸多因素而定,一般来说,快了易惹祸端,慢了浪费时间,平平稳稳最受乘客欢迎。但遇有急事,就需要加速。编导在制作纪录片的时候,也要有开车的技术,或快或慢地把握整个片子的“节奏”。
节奏,就是纪录片的编辑章法,画面运动的和谐内在旋律,以及内部组合的艺术规律。它是指拍摄主体的运动、镜头长短和组接形成的电视片的长短、起伏、轻重、缓急、张弛的心理感觉。它就像美味佳肴中的味精,我们能品得到它的鲜美,却看不见它的形迹。
在纪录片中,节奏是通过多个环节来实现的,如情节的发展、人物心理变化、语言动作以及画面造型、色彩、影调组合与对比,镜头的运动速度变化,镜头的角度与景别的变换,镜头的组接顺序、长短,语言、音响、音乐的轻重缓急都会形成节奏。
节奏的合理处理,要根据创作者情感的表达,并顾及观众的接受心态,该长则长,该短则短,该快则快,该慢则慢,该张则张,该弛则弛。“文似看山不喜平”,纪录片也是这样,要有起伏变化,形成旋律的节拍和节奏线。编导在编辑过程中就像正在驾驶车辆的司机,哪里上坡,哪里拐弯,哪里该踩刹车,哪里该加油门,都要轻车熟路,随机应变。
一般来说,整个片子的节奏应相对稳定,但有时也可根据表达情感的需要进行艺术调整。我们常说有的纪录片太“急”了,要从中间“喘口气”,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节奏就像情节的影子,随着人物命运、性格、情节的变化而变化,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各个组成部分应环环相扣,连成一体。情节发展到哪里,节奏也应随之发展,或急或缓,或长或短......它就像一团云,飘荡在创作者情感的天空里,随时可能被内容情节撞出不同形状的火花。《潜伏行动》的节奏是激烈紧张,《最后的山神》则舒缓迟慢,《西藏的诱惑》在介绍女作家龚巧明的成就的时候,节奏就快,在她牺牲之后,节奏就转为缓慢,当运用歌曲对其进行深情的礼赞时,则更为舒缓。这样富有变化的节奏,较好地体现了创作者的情感,迎合了观众的接受心理,起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