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课教学形式一般围绕两大内容展开:
1、感觉和认知色彩——整体观察自然色彩的现象,借助色彩学知识,认识自然色彩变化规律,培养敏税的色彩感觉。同时,从视觉印象——感情表现——形式结构这三方面了解色彩的美学,提高色彩的修养,提升色彩的艺术品味。
2、表达与表现色彩——从直觉表达自然色彩效果,把握写生的基本技艺起步(熟悉颜料、材质、工具性能,掌握作画步骤与基本方法等),逐步尝试和吸收多种表现技法,探讨画面的构成形式、色彩构成、材质构成等,适时导入表现色彩的实验和设计色彩的应用。
教学方法:
色彩的教学安排以室内各类静物、环境一角、人物肖像写生为基础,并辅以室外风景写生,以长期研究性作业为基础,并结合短期感觉性作业,适量安排探讨性的课外作业,并提倡临摹,以使学生广泛接触和学习各种表现技法,以期达到不同艺术效果。
在教学实施中,要着重引导学生掌握整体的观察方法,培养敏锐的色彩视觉,求得艺术审美修养的高起点,要由浅入深、突出重点、循序渐进,明确各阶段的教学要求。
基础阶段,侧重认识自然的科学规律,学习色彩理论知识,准确地感知色彩。训练写实能力,通过“色彩写生”,不断提高组织色调、塑造形体、表达空间层次、再现物体质感等准确描绘各种事物的色彩造型能力。基本解决“写生色彩”和“色彩造型”两个基本环节。
接下来是色彩学习的深化与运用,逐步导入“表现色彩”的实验,感悟形式规律,探讨色彩构成的多种表现形式,提高艺术表现的运用能力,可选择不同的工具、材质,为未来专业多向发展奠定色彩表现的基本素质。
色彩的教学更具感情因素和个性特征,色彩技巧在未来的运用中也各具专业的特色。因此,在色彩教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有更多的沟通,教学方法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以得到共同的体验和实验的效果。
二、具体实施的步骤与要求
提高短期作业的速度,应锻炼学生短时间抓住物体或人物的色彩关系的能力,作业时间不宜过长,不能超过一天,由于色彩涉及的因素较多,所以开始教师应该严格要求学生避免出现不良习惯。
首先,从起稿开始就应该注意,上第一遍颜色时的用笔不宜太小,因为静物或模特刚刚摆好时所给我们的第一印象是最好的,应该抓紧时间把这种感觉迅速表达出来,时间过长会出现麻木概念的状态,这对色彩训练是非常不利的。在第一遍颜色完全涂满后再根据需要换小笔深入刻画。
深入刻画的“深入”并不是让我们把画一层一层的画厚,而是不断的调整画面的素描、冷暖、纯度、对比等各种因素的关系,拉空间、拉层次,使画面趋于完善,尤其应注意画面的冷暖与纯度关系,通常为近实远虚,近纯远灰,通过色彩关系把画面的空间拉开。在画静物时还要注意保持一组静物的整体性,不能使各个物体脱节,要使它们从环境色上相互影响,成为一组静物而不是一张拼贴画。
在画色彩头像时应与素描头像紧密结合,用色应达到控制之下的丰富,不能总局限于肉色,暗部颜色尽量一次画够、画准,不要做太多改动,否则容易使画面变脏。
风景写生也是色彩课的一个重要环节,应提倡学生多进行户外写生,以加强学生对色彩的认识,提高用色意识,同时还可以大胆的常试一下新工具的用法没有必要局限于水粉或水彩,可以尝试用炳稀、油画、油画棒或色粉笔等各种工具。
每张作业完成后,教师应组织进行讲评,把当天出现的问题指出,并对好的作业细致地分析,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症结所在,在经过一周每天的讲评后,要进行定期的总结,把一周之内所有好的作品整理出来,让同学参观学习,激发后进生的学习上进心,使他们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三、色彩作品分析与欣赏的角度
在经历一周枯燥的基础训练后,应让学生欣赏大师的作品,同时教师帮助分析画面的各种因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专业眼光,在看的同时要使自己的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要求学生看画时一定要客观,不能存在强烈的个人感情,应该学会吸取各方面的知识和营养,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自己有一个较宽的视野,这样才会让自己的艺术之路走得更长、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