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讲调动思想感情的方法之内在语
一、 理论基础
在我们的播音创作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一篇稿件,初识乍看,平平常常;深入揣摩,回味悠长。其中的内在含义往往与字面表达的意思不同,因为性别、性格、语言习惯的原因,或限于说话的场合、环境,以及说话双方的身份、地位,或出于得体、礼貌和策略的需要,人们说话经常要委婉、含蓄,不那么直接。不仅如此,生活当中的交谈还会出现“话里有话,弦外之音”的情况,比如下面的这个笑话:
几个学生躺在被窝里闲聊。
甲:“我的爱国心最强。”
乙:“我的爱国心才最强,我从不买外国货。”
丙:“我也从来不看外国电影。”
甲(慢条斯理地):“还是我最强,你们想想看,我入学以来,哪次外语考及格了?”
笑话最后,甲的话不是一目了然能够明白,再一琢磨,才知道其中的含意。这个过程是需要动动脑筋思考的,这就是这一讲我们所讲的内在语,它是播音员主持人的心理活动,这为播音语言表达提供充实的内心依据。
播音的内在语是指那些在文字语言中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 语句关系是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内在语的明确看它们是怎样衔接成一个整体的,搞清楚全篇语句之间、小层次之间、段落层次之间的内在联系,使我们获得或并列,或递进,或因果,或转折,或分合等等情况的逻辑感受,从而明了文章上下衔接、前后照应的程序关系,接着以内在语的形式把我们理解感受到的逻辑关系显示和引发出来。这样运用内在语的衔接转化作用,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自然贴切的语气,造成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效果,增强有声语言的活力。语句本质就是语句的内在含意、感情态度。揭示了语句的本质,可以引发出贴切的语气,使得有声语言深刻丰富,耐人寻味,对表达起深化含意的作用。
既然内在语没有明确在文字中显示出来,就需要我们一定要努力挖掘文字后面更深刻的含意及把握鲜明的语句关系。明晰、准确的内在语会激活我们的有声语言,使我们自然真实地把稿件的话变为自己心里要说的话,传达给受众。内在语并不在播音员的有声语言中出现,它是播音员的内心意念,使思维与感情处于运动状态,对有声语言的表达起着引发、深化的作用。
内在语的把握表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语句本质的差异,一个是语言链条的承接。先来看第一个方面:语句本质的差异。
在一般情况下,语言和内在的含意是一致的。但有时语言和内在的含意是不一致的,语言表面上是“这个”意思,但思考一下,发现实际上它是“那个”意思,而且两个意思还不一样,甚至是相反的。有声语言的创作是否正确恰当,被内在语制约着,不是简单地把文字转化成声音就大功告成了。在播音主持中,如果把内在的意思给播反了,立场、态度和观点就都变了。把语句的意思播反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内在语用错了,当然也有表达方法不得当的原因。
来看小故事《中计》,看看其中内在语的用法。
中计
七月初的一天,在辽宁省海城县一个小山村里。住在张大伯家的某部侦察排的战士们刚刚起床,就看见房东张大爷气冲冲地走进屋来。张大爷绷着个脸问道:“昨天,你们谁进了我家东菜园,把菜地弄得乱七八糟?”一句话把全排战士给问怔了,互相看了看,谁也没吭声。
这时候,有一个小战士脸一下子红到了耳根。他叫洪松彪,是今年才入伍的新战士,原来,昨晚上是他悄悄地跑到菜地里,帮张大爷干活的。小洪心里直打鼓,他想,是不是我铲地的时候伤了苗?是不是水浇多了淹了菜?小洪越想越不安。这时候,张大娘又跑进来火上浇油地说:“老头子,别跟他们说了,咱们去找指导员说个清楚。”话音未落,就拉着张大爷的袖子往外走。
刚刚十八岁的洪松彪,哪见过这个场面呀,小伙子沉不住气了,马上开口说:“大爷、大娘别发火,昨天是我跑到菜地里去的。我看你们二老年纪大,大爷成天忙着队上的事儿,顾不了家,就抽空帮你们干了点活。谁知道我不会干,给你们添了麻烦,真对不起你们,有多大的损失我一定赔。”说着就伸手掏钱包。
张大爷看到这个情景,倒哈哈大笑起来。大娘也跟着笑起来,她疼爱地拉着小洪的手说:“孩子你受委屈了。”小洪纳闷地抬起头来看着两位老人,张大爷得意地说:“孩子,你中计了,从打你们到我们村来搞训练,给大家伙干了那么多的好事。可我们就是不知道是谁干的,昨晚上我和你大娘一合计呀,就想出这个小计策来。果不出所料,你们还真中计了。”
全排战士这才恍然大悟,和张大爷、张大娘一块笑了起来,洪松彪,这个虎头虎脑的小伙子却像大姑娘似的,羞涩地低下了头。……
张大爷说的“中计”不是真的上了圈套的意思,所以这句话的语气应该是感谢的、诚恳地、疼爱的,而非字面意思上的得意洋洋。内在语为“(好)孩子,你中计了。”
第二个方面:语言链条的承接。
语言链条的承接是指语句、段落的前边或后边,运用内在语的转折、连接作用,造成一气呵成、浑然一体的效果。有如下作用:
(1)发语作用:在语句、段落之前,借助内在语把语句、段落播好。
据新华社电昨天是西方母亲节。中华母亲节促进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李汉秋表示,他已与45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吁请设置中华母亲节,日期将定在孟母生孟子之日,即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二。李汉秋表示,今年中华母亲节(阳历5月18日),北京、天津、南京、福州等几十个城市的一些学校将率先开展起来。
这篇新闻导语如前加上内在语“中国现在时兴过‘洋节’”,可以把播音员主持人的态度和消息的目的统一起来,告诉人们我们要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自己的中华母亲节。
(2)转换作用:由上一段、上一句到下一段、下一句,需要转换的时候可以借助内在语“过渡”。
示例是以上这篇新闻的主体,在导语与主体的转换之间,我们可以加上内在语“近年来,大家都知道已经有母亲节了”,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近年来,大家都知道已经有母亲节了。)针对为何需要设置中华母亲节等相关问题,李汉秋等在吁请中作了详细的阐释。
(问题1:为何设置中华母亲节?答:中华母亲代表不是洋妈妈。)
不同文化的母亲节形象代表都有不同的文化个性,流淌着自己民族文化的血液。当中华儿女吮吸母亲节的文化乳汁时,这位母亲代表却是洋妈妈,这样的事不宜再继续下去。我们要维系中华文化血脉、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自己的中华母亲节。
(问题2:为何让孟母做代表?答:孟母形象具备五大优势。)
为何让孟母做形象代表,李汉秋等委员认为有5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孟母实有其人,不是传说人物。二是许多贤母只有一件事而且缺情节,而孟母事迹翔实而且丰富。三是时间较早,历代留有孟母遗迹供瞻仰。四是孟母家喻户晓,知名度高,影响大。五是孟母教子成效大,孟轲成为我国古代的大思想家。
(问题3:为何定在四月初二?答:孟母生孟子之日是标志。)
李汉秋等委员认为,仉氏生孟轲才成为孟母,因此孟母生孟子之日是标志。以孟母生孟子之日作中华母亲节,让每个人在欢度自己生日时都要感恩母亲。
另一方面,孟子故里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世代相传在农历四月初二纪念孟子诞辰,已形成民俗。
(3)回味作用:上文结束,不管漾开缓收,还是戛然而止,都会给人以语已尽、情尚存的印象。
新闻的结尾是:
另外,我国传统节日以及上岁数人的生日都以农历计,只要社会重视,即使以农历计的节日也不怕不好记。建议每年的日历在这天标出中华母亲节,这样就更不会遗忘了。
内在语是提倡过中华母亲节,尽管可能有农历计日的麻烦,也是可以解决的。新闻结束时,这样的内在语“对不对”体现了倡导设置中华母亲节的可行性。
那么,拿到一篇稿件怎样挖掘它的内在语?可以从下述三个方面着手。
首先,通读稿件,确定播出目的。
其次,在稿件的大层次间体现了承接的特点和意图,主要体现在语句的衔接上。
最后,在每个具体的语句中探察作者的态度和感情,看看作者在文字的后面藏着什么意思。要着重把握态度、感情的分寸。
示例分析:
妈妈喜欢吃鱼头
1痹谖乙老〖鞘碌氖焙颍家中很穷,一个月难得吃上一次鱼肉。每次吃鱼,妈妈先把鱼头夹在自己碗里,将鱼肚子上的肉夹下,极仔细地捡去很少的几根大刺,放在我碗里,其余的便是父亲的了。当我也吵着要吃鱼头时,她总是说:“妈妈喜欢吃鱼头。”
2蔽蚁耄鱼头一定很好吃的。有一次父亲不在家,我趁妈妈盛饭之际,夹了一个,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
3蹦悄晖馄糯咏北到我家,妈妈买了家乡很金贵的鲑鱼。吃饭时,妈妈把本属于我的那块鱼肚子上的肉,夹进了外婆的碗里。外婆说: “你忘啦?妈妈最喜欢吃鱼头。”
4蓖馄琶蟹熳叛郏慢慢地挑去那几根大刺,放进我的碗里,并说:“伢啦,你吃。”
5苯幼牛外婆就夹起鱼头,用没牙的嘴,津津有味地嗍着,不时吐出一根根小刺。我一边吃着没刺的鱼肉,一边想:“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 29岁上,我成了家,另立门户。生活好了,我俩经常买些鱼肉之类的好菜。每次吃鱼,最后剩下的,总是几个无人问津的鱼头。
6倍立之年,喜得千金。转眼女儿也能自己吃饭了。有一次午餐,妻子夹了一块鱼肚子上的肉,极麻利地捡去大刺,放在女儿的碗里。自己却夹起了鱼头。女儿见状也吵着要吃鱼头。妻说:
7薄肮院⒆樱妈妈喜欢吃鱼头。”
8彼知女儿说什么也不答应,非要吃不可。妻无奈,好不容易从鱼腮边挑出点没刺的肉来,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也不要吃鱼头了。
9贝蚰且院螅每逢吃鱼,妻便将鱼肚子上的肉夹给女儿,女儿总是很艰难地用汤匙切下鱼头,放进妈妈的碗里,很孝顺地说:
10薄奥杪瑁您吃鱼头。”
11贝蚰且院螅我悟出了一个道理:
12迸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陈运松《妈妈喜欢吃鱼头》,《散文》1991年5期)
文章平实生动,清新感人,三位不同的“母亲”却同样选择喜爱鱼头。作者从三个“妈妈”在吃鱼时都挑鱼头吃,把营养丰富的鱼肉留给自己的儿女吃,这么一件看似极其平常无奇的事,悟出了一个道理:“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含蓄地、情不自禁地高度赞扬了母性的伟大。
挖掘内在语的第一步是通读稿件,确定播出目的,本文的播出目的是通过播读这篇作品倡导人们感恩母爱。母亲给予了孩子的一切,这些是无法衡量的。
内在语的第二步是在语句的衔接处发现起承转合的特点和意图。从作者儿时“吵着要吃鱼头”到自己的女儿“也吵着要吃鱼头”,两个层次并列推进故事的发展。孩子们吃了鱼头的反应是得出相同的结论:一个是“吃来吃去,觉得没鱼肚子上的肉好吃”;一个是“女儿吃了马上吐出,连说不好吃,从此再不要吃鱼头了”。第五自然段是疑问的汇合点,“怎么妈妈的妈妈也喜欢吃鱼头?”作者在这里要表现出事实的真相,即鱼头不好吃。是血脉相连的母亲对儿女的浓浓疼爱才使得“女人作了母亲,便喜欢吃鱼头了”。
挖掘内在语的第三步是找到作者在文字的后面藏着的意思。着重把握态度、感情的分寸。像“鱼头”这样的故事,在母亲们身上该发生了多少呢?像“妈妈喜欢吃鱼头”这种美丽的谎言,母亲们又说过多少次呢?作者用一个“鱼头”写三代母亲,这是因为从“鱼头”上发现了他们家母亲们的共同点——伟大的、默默的、不显山露水的舐犊之情。与其说这些是作者家里三代母亲的共同点,不如说这是天下所有母亲们的共性。作者的态度是赞美歌颂母爱,感情真挚朴实。
二、实践练习(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