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音乐专业是最近一些年新兴开设的一门艺术专业课程,国外的起步比较早,在国内的一些院校开设还是近几年的事儿。主要是北京电影学院等一些院校有这个专业。应为行业面窄,属于冷门专业,相对于报考的学生也不太多,这倒是一个对于热爱音乐的考生的一个机会。
下面,我们就此专业的考试考生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做一个重点的分析。我们说的影视音乐专业,其实是分电视音乐和电影音乐。而影视和音乐本身就属于两独立的艺术种类,但是这两个艺术种类又有交叉和相对独立的特性,比如我们看电影和看电视的时候,每当音乐想起,我们似乎并不注意,音乐的存在,但是自己已经被感染了。
可以说,音乐与影视的结合属于相得益彰,而影视音乐既有一般音乐艺术运动的普遍规律与共同性,又受影视节目具体内容的制约,具有结构上的特殊性。这种影视音乐结构的特殊性表现在:
影视音乐不象舞台演出的音乐节目那样,追求自身的旋律美、节奏美与音响上的美感,它必须依据特定电视节目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自身做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贝尔)与电视画面、有声语言、音响有序结合,互渗互补融为一体,才能提高电视节目的整体效果。这就决定了大多数的电视音乐,更确切地说,是电视节目中的电视配乐,具有了结构上的不完整性。我们知道,一首交响乐作品的长度可以是几十分钟,一首音乐小品的长度也要三、五分钟,而电视音乐有时只需要15秒,30秒钟的时间就足够了。这样的话,音乐就不必要非得有一个主题的呈示、发展、再现这样一个过程,我们只用几个奏型或者一个乐句就可以了。在考试中,有时候会让我们看一段影视资料然后编一段音乐作品。
举个例子,在湖北电视台有一部作品《话说新农村》,这里,节目反映了湖北农村,如何改变平困落后的面貌,最终靠着农民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的故事。故事中有一座山阻隔着,与外界的交通很不方便,闭塞。但是村里的老少爷们却并不向命运屈服,他们拿起铁锤、锨镐、前赴后继、一代接一代,开始了他们当代愚公开山筑路、向贫穷宣战的伟大事业。我们看看,画面是逆光,村民们黑色的剪影,在山上挥舞着铁锤,身后是落日的余辉,慢动作;音乐我用的是几个固定音高“咚……咚……咚……”音乐节奏较慢,混响和回声比较大,弦乐衬托,营造了一种空谷回声的艺术效果,比较贴切地应和了人们欣赏画面时的心理节奏。如果说,我换一段音乐,用贝多芬的“命运”主题,不是也迎合了整个电视节目的主题吗?但是“命运”主题的激昂与躁动与画面的慢动作不符,更不符合人们观赏时的心理节奏,不如“空谷回声”的音乐效果有意境。所以说,电视音乐的选择受节目主题思想、电视画面的影响很大。而我选用的音乐呢?它其实只是一首乐曲开始前,蓄势待发的一个小前奏,是一个不完整的音乐结构。以上举例论证的是音乐结构的不完整性,还有一点是音乐欣赏听觉上的不完整性。有了这样的经验,我们在具体创作考试的时候就不会犯方向性的错误。
但具体到影视音乐,电视音乐和电影音乐还有一些区别、比如电视,一般会有解说、音响同属于电视艺术中的声音元素。电视音乐与解说、音响又有着极强的溶合性,如果结合得好,可以达到“珠联碧合”浑然一体的艺术效果。最后由几把提琴渐弱处理,有一种云淡风轻的感觉,使观众的心理轻松畅快,如同长舒了一口气一般。再加上播音员前期录解说时就预感到了这里后期要配乐,所以将这段文字读得很美,很有诗意,与后期音乐水乳交融,天衣无缝。说些题外话,为部里做配乐,时常会听出来有些播音员的声音或甜美或老成持重与后期音乐编辑选定的音乐相“溶”;而有些播音员的声音不带“情”,虽然也是口齿伶俐,音调高昂,却很难找到与他们的声音相“溶”的音乐。音乐编辑后期千挑万选,换了好多首曲目,但仍感觉解说与音乐是“两张皮”。而电影音乐更多的是配合电影的情节和剧情需要,其中大多数要做的是理解剧情和剧中人物的命运以及电影主题思想等。
总之,对于影视音乐专业的考生来讲,音乐基础知识,一定要强。应为这门专业考的主要还是考生的创作能力,所以经常试着做一些曲子,搜集一些音乐素材,用一些材料编一些曲子,做到考试的时候有储备心不慌,是很重要的一条。
因为专业比较冷漠,考生在报名的时候一定要选好学校,有些非专业院校如果也开设这样的课程,可能就业会有问题,考生在这点上要多做一些事前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