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发声呼吸的基础训练
沈湘教授指出:“呼吸是歌唱的基础,气息是歌声的动力”对呼吸方法的正确领悟与进行呼吸器官的发声基础训练,是歌唱者重要的基本功。呼吸方法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歌唱发声的声音质量。
歌唱发声的呼吸基础训练方法如下:
⑴、纯呼吸练习
①、吸气:
A、用鼻子闻花的感觉来深吸气。 闻花时要自然轻松,不用猛吸。练习时感觉花的“香味”(意念)随着缓慢、柔和的吸气动作,将气息深深的吸进小腹(小肚子)。小腹在吸气时完全放松,边吸边向a外膨胀,这一切都是在松弛、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胸部抒展而又通畅,丝毫不紧张。吸气时,将意念很快集中在小腹部(意守“丹田”)。继尔,留意于鼻子闻花时小腹起伏的动作上:小腹鼓则为吸气,小腹收则为呼气。久而久之,就能练成用小腹吸气而不是用鼻子、口腔、胸腔主动吸气的快捷的吸气方法,好像吸气用小腹,而不用肺。 B、用数数的办法练习快速吸气、换气。嘴里不停地象喊操那样数数:“1、2、3、4、5、6、、7、8”“2、2、3、4、5、6、7、8”“3、2、3、4、5、6、7、8”“4、2、3、4、5、6、7、8”。数数时声音不要太响,只要有节奏地数,不去想怎样吸气和换气,在数与数之间要停顿,只留意于腰部的“缓劲”和小腹的起伏动作上,气息就会自然而然地被动地吸入。
②、控制:
A、“慢吸5秒--停吸5秒--慢呼5秒”的练习方法:这种练习能使学唱者在“慢吸5秒”时,意守小腹缓慢地鼓腹吸气。“停吸5秒”时,收腹提臀,腰围膨胀,不吸气却想着吸气的感觉。“慢呼5秒”时,腰围保持吸气的膨胀感,意念向上缓慢均匀地呼气。初步去体验气息被控制的感觉。它不是像脱缰的野马一样难于驾驶的气息,而是在人的心理活动支配中被控制的气息。
B、“打哈欠”练习: 人在犯悃时不自主地“打哈欠”,这是人体缺氧的保护性条件反射。“打哈欠”可以使呼吸器官腔体大为张开,这种下意识的深呼吸运动,补充了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歌唱者,可以在练习“打哈欠”时,去体会“打哈欠”时气息“回流”、“气息倒灌”的感觉,这就是呼气歌唱发声时控制气息“吸着唱”的感觉。
C、“S(咝)”音吹气练习。门齿轻合,嘴唇咧开,舌尖抵下齿背。小腹深吸气之后,让气息从齿间磨擦而出,发出不出声音的“S”的送气长音。此时,歌手将注意力放在腰、腹之间,体会气息的饱满状态,感觉一下门齿对气流形成阻力时收腹提臀与腰部扩张上下用力的对抗感觉。找到了呼吸的对抗力,就可以控制气息从深部位细长、均匀、缓慢地呼出。练习曰久,便可发出很长的“S”音和很短的“S”音,也可以长短结合着练习。
D、练习“惊讶”与“惊呆”的感觉:人在受了巨大的惊吓(例如胆小的人突然在草丛中看到一条蛇或其他可怕的东西之后,紧张的神经系统能使全身的肌肉立刻产生收缩,使腔体迅速扩张。这种下意识的打开腔体的感觉正是歌唱发声时激起高音所需要的感觉。这种突发性的扩张运动,可以使气息得到快速的控制。当歌唱者找到了这种“惊讶”的感觉之后,就会体验到,此时的气息被控制住了:不吸也不呼,不进也不出,气息呈静止状态。 在练习中练唱者得到了“惊讶”的感觉之后,为了使这种感觉能持续得长一点,可以在“惊讶”感觉的基础上想着“惊呆了”了感觉。这时,虽然气息不吸也不呼、不进也不出,但思想上要始终保持“吸气”的感觉和腔体的扩张。这时能明显感到腰腹之间都是扩张
③、流动:
A、叹气练习。 这个练习分两个步骤进行:第一步,深吸气之后略作停顿,然后从胸口“嗓子眼儿”(第二个纽扣)的位置,以叹气的感觉发出一个无声的“嗨”字、将气息痛快地叹出来。练习叹气,可以使歌唱者意识到气流从胸部经过气管、喉咽、口咽送出口腔的呼吸通道,这也是声音传送的“声道”。同时,能明显感到呼气量与呼气速度,它的通畅感与憋气感形成明显对照。这个练习使练唱者很容易找到打开喉咙使声音通畅的感觉。“叹气”时下巴、舌根、颈部一定要有“懒洋洋”的松弛感。 第二步,继续以叹气的感觉在胸口发声位置(第二纽扣)说出“嗨—”的声音,让声音先虚着出来,以气带声,慢慢把声音说响。练习时,用意念改变叹气的方向:不是向上叹气,而是向下垂直叹气,让气流向下“滑动”、“吹动”、输送,并向腰的四周“铺开”。这时,喉部与声带没有任何感觉,既不感到紧张,也感觉不到声带上挂着声音。而这种圆润、通畅、明亮、柔和的声音,感觉是从胸口发声位置上“叹”出来的。
在叹气发声之前,先要从心理上作好准备:用“吸”的感觉使整个腔体处于积极的歌唱状态,好像保持着惊讶的感觉,让腔体等着气息和声音的到来。
此练习,可以由低向高再由高向低作长音“a”“e”母音的上、下滑动。经常坚持叹气发声练习,能使声音很快流动起来。它对于解决声门挤卡、发音困难的问题,有着特殊的功效。叹气发声的方法,是歌唱的重要技巧之一。 B、哈气练习。
吸气后略停顿一下,然后张开大嘴向前哈气。在哈气的同时,主观想着边“哈”边“吸”,去建立“又吸又呼”的感觉。“哈”气时,腰的四周明显膨胀。这时既有向前向外“呼”出的气,又有向后向下“吸”进的气。歌声就是在这种“又哈又吸”“又呼又吸”的感觉中,变得畅通而且富有流动感。
④、换气:
A、练习数数儿,找换气的感觉。
B、学“知了”(学名蝉)的鸣叫声:“伏凉--ˇ伏凉--ˇ伏凉--ˇ伏凉—”找快速换气的感觉。在换气间隙中不想换气,而是体会腰的两侧“轻轻一缓劲气就换了”的轻快感觉。
C、在胸口发声位置上练习“狗喘气”:狗在夏天天热时常常吐着舌头快速地喘气。练习者模仿“狗喘气”是寻找换气感觉的好方法。这种练习可以使练习者体会到横膈膜在呼吸换气中快速颤动的活动状况,从而掌握换气要领。先要“看到”胸口。在练“狗喘气”时胸口感觉是“张开”的。此时下巴与喉结往下掉往下沉,是一种“懒洋洋”的松弛状态。
⑵、呼吸的发声练习。
控制:
①、 练习要领:(在最容易发声的音区里练习)
A、在小腹处平静地吸气(鼓腹吸气)。
B、双唇拢成吹气状的口形唱u母音。
C、唱u母音时音色略暗。
D、发声时,感觉声音随着气流源源不断地顺着咽腔通道“吸”进胸腹之间。随着音高上升,“吸着唱”的感觉在主观想象之中明显加强。后腰后背有轻微的吸气膨胀感。 这条练习,旨在建立“吸着唱”的感觉,用这种感觉去控制气息。这是歌唱发声最重要的技巧。
通过这条练习,找到了“吸着唱”的感觉之后,就可以变换其它母音(a、o、i、e)练习。
②、练习要领:
A、松小腹,快速、轻柔地鼓腹吸气。
B、双唇合拢,下巴与前颈部完全放松,保持“懒洋洋”的状态。
C、用轻柔的m(哼鸣)发声,咽腔与鼻腔产生共鸣振动的感觉。鼻腔与口盖前部音色明亮。
D、唱哼鸣时,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对气息加以控制,在意念里有一种气息被横膈膜往下“吸住不动的静止”感。 流动:
③、练习要领:(在最容易发声的音区里练习)
A、快速被动吸气之后,发声时立即“收腹、提臀、撑腰、开胯”,找到支持发声的呼吸对抗力。
B、下巴、前颈部、喉结周围,始终要保持“懒洋洋”的松弛状态。解除对声带发音的不必要的干扰力。
C、喉底(大气管)管口“虚张”,以“叹气”的感觉唱“哈”时,让气息碰响胸口的“嗓子眼儿”
D、声音先虚后实,由弱渐强,体会气息吹动“嗓子眼儿”产生共鸣音响的发声过程。
E、起音后,能立即听到胸口“落底”的共鸣音响效果:它是通的、圆的、亮的、松的声音。气管多宽,气息多宽,就要“听到、看到”落在喉底的声音就有多宽。必须感觉到“声音和气混合在一起。上、下通气,里、外通气”“气通了,声音就通了”。
④、练习要领:
A、用“叹气”发声的感觉起音。“叹气”起音,又称作“舒气起首”、“软起首”。
B、“叹气”起音时,下巴与前颈部“懒洋洋”地放松。心里想着呼吸通道(也是“声道”)。发声时以均匀、缓慢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向下“叹气”,“感觉嘴里的气几与胸腹之间的气儿相通。”
C、要随时留心观察腰围气体膨胀、饱满的状态。
D、感觉声音贴着咽壁往胸口“落”,气息源源不断地顺着咽腔流入胸腹之间。
E、发声时,声带与喉结没有任何感觉:“忘掉你的喉头,注意听咽腔‘落底’的音响。”
F、切记:“叹气”发声时,声门不能漏气,不要感觉气息从声门通过,而是感觉气息绕过喉头从后面的咽腔通过。换气:
⑤、练习要领:(在最容易发声的音区里练习)
A、吸气后将气息控制在腰腹之间。
B、发声时保持腰部四周的弹性与韧性,不能僵硬,不要控制得过于过力。全身要积极、抒展,腔体内部感觉是“虚张、松开”的状态。
C、在发声位置(胸口)上用气息向下轻轻地“碰响”‘嗓子眼儿’的感觉,发出短捷、有力、轻巧、灵活的声音。
D、用数数儿的感觉快速换气,掌握“腰轻轻一缓劲,气就换进来了”“气在腰上换,要掌握一个‘快’字”的换气要领。
E、换气发声唱快速断音时,总觉得“管子口”张着,这是“打开喉咙”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保证换气无声,达到快速换气的目的。
⑥、练习要领:
A、在“贴着咽壁吸着唱”的感觉中,用“内视、内听”的感觉,在咽壁的共鸣位置上去找混在气息中松弛明亮的音色和上、下通气的状态。在音乐上,要把声音唱得连贯,音量力度均匀,休止符的时值要准确。
B、在休止符上换气时,要留意于小腹的弹性和腰一缓劲儿的换气动作上。
C、发声时喉底打开,音越高,胸越松,胸口越通气。 以上练声曲,均可以半音升降上下移动。唱简单的练声曲,便于集中注意在发声方法上。歌唱者始终要处在平静、兴奋、不急不燥的心理状态中,才能使练习取得良好的效果。
3、歌唱发声音源的基础训练:
稳定喉结与调整声门,是歌唱发声音源感觉训练最关键的方法,许多发音现象都与它们的运动状态有着直接的关系。喉结的运动影响声带的工作,而声带闭合的声门状态又影响气息作用在声带上的压力。这些连锁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发声的质量。沈湘教授指出:“在发声三要素(气息、音源、共鸣)的关系中,最要紧的是气息和声门的关系,歌唱发声时一定要把这种关系找对,摆在最协调、最合理的状态中。”因此,我们有必要着重分析、研究一下稳定喉结与调整声门的正确方法。
为什么唱歌的音色难听?
在未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往往唱歌的音色难听。分析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况和产生的原因:
⑴、声音挤卡。 未经专业训练的业余声乐爱好者,唱起歌儿来有两个最突出的问题:一、是嗓子紧、音色难听;二、是音域窄,唱高音困难。这是因为他们除了不自觉地用嗓子唱之外,其它有关歌唱的正确方法则一概不知。于是,不该用劲儿的地方用劲儿过了头,该用劲儿的地方却用不上劲儿,唱起来,感觉胸憋、嗓子紧,下巴、口腔哪都感觉紧张。唱的音稍微高一点喉结就往上跑,结果,声音显得苍白、无力、沙哑难听,缺少那种专业歌唱家圆润、明亮的共鸣音色,又缺乏松弛、流畅的声乐美感。
这种发声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声带闭合太用力从而造成气息在声带上过大的压力,结果,气流不能均匀地通过声门形成动力使声带振动发音。另外,口腔、舌根、下巴、前颈、喉结各部位处在一种束紧、牵拉、挤压的状态中,也是形成难听的音色的重要原因。
用憋紧嗓子的办法唱歌,会产生以下几种难听的音色:
A、“憋音”:音色粗糙,杂音很大,给听者一种憋气、压抑的感觉。歌唱者也自觉嗓子憋得难受。
B、“白声”:声音苍白,又扁又散,缺乏圆润的色泽。这种未加修饰的白声显得挤卡、浅白。
C、“尖声”:歌唱者捏紧嗓子唱出一种很尖很刺耳难听声音。
D、“羊声”:音波以很快的速度颤抖,很像羊叫,故称为“羊声”。这种声音给听者一种情绪不安定的烦躁感觉。
E、“呷音”:由于束紧喉咙,舌根用力后缩压迫“会厌”,使声音在咽腔的通道里发出类似鸭子的叫声。
F、“沙声”:音色沙哑,缺少光泽。是由声门挤卡、喉结上抬、声带缺乏拉紧的张力所致。
⑵、声门漏气。 与声门挤卡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发声现象就是“声门漏气”。声音里带着漏气的成份。在唱通俗歌曲时,用的“气声”和这种声音很相似。“声门漏气”是声门间隙过大,声带闭合无力造成的。这样唱,唱出来的声音是虚弱、暗涩、空洞、毫无光彩的。这种情况的出现,和歌唱者“怕唱坏了嗓子”的心理状态有关,因此,常常是“躲着嗓子唱”。其实,恰恰相反,越是“躲着嗓子”唱,嗓子越爱出毛病。
⑶、鼻音。 鼻音,是一种类似伤风感冒时的囔鼻子声儿,是很难听的声音。可是歌唱者自己往往不容易察觉,还以为这就是鼻腔共鸣,自我感觉声音的音色明亮、靠前。
鼻音和鼻腔共鸣完全是两码事。鼻音主要是由于软颚下塌、气流和声音从鼻孔流出造成的。
⑷、喉音。凡是舌根发硬、舌肌过分用力后缩的歌唱者,他们唱出来的声音,混浊而又闷暗,在喉咙里好像有什么东西把声音堵住了似的。这是喉音的一种情况;还有人为了“喉头绝对稳定”,唱歌时用下巴的力量压着喉结不让它动,结果,喉结与声带正常的运动受到外力的干扰,于是,只能唱出那种呆板的、闷压的、憋在喉咙里的声音。
⑸、声音摇摆。 美妙动听的歌声,它的声波是一种有规律的均匀的波动,正常频率为每秒钟6次左右。声波优美的颤动在声乐上称为“颤音”(Vibrato)。这种颤音音波是在半音音程之内进行的。如果音波颤动过快,就成了“小抖”的声音;如果音波颤动幅度超过半音,甚至在一个全音音程之间来回摇幌,就是声音摇摆,这种声音令人生厌。因此,不能把正常的颤音同声音抖动(“小抖”)和声音摇摆混为一谈。声音摇摆,是软腭、悬雍垂(“小舌头”)、舌根与喉头在发声时跟着摇晃振荡的结果,是喉结不稳定的最显著的特征。
训练调整音源发声的正确方法:
⑴、调整声带闭合力,寻找“声门适度感”。
①、培养良好的听觉: 能否唱出悦耳动听的歌声,和自己的听觉鉴赏力有很大关系。经常欣赏著名歌唱家的歌唱,将他们美好规范的歌声在心理上形成声音的表象,才能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找到美好的音色。
②、“感觉不到喉的存在”:美好的歌唱,虽然是从歌唱者的喉咙里唱出来的,但,歌唱者自己却感觉不到喉的存在。正如沈湘教授所说的:“意大利人没有喉,指的是意大利人唱时感觉不到喉的存在,完全是共鸣,什么别的也听不见,只有声音,根本没有喉。所以这个概念,我们也理解:声音是从喉出来的,但绝对不能在感觉上有喉的存在。有了喉的存在的感觉时,大概是过分紧张用力了。”[1] 学唱者应牢牢记住沈湘教授的指导,练唱时,请“忘掉你的喉头”。
③、用正确的位置歌唱发声。 发声位置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声音的质量。不妨做一下移动发声位置的实验:发声位置安放在喉头与声带的部位,不仅声音很难听,而且歌唱者感觉唱得很难受;如果将发音位置移在喉结下方第二纽扣处,让声音“落”在这个位置上,声音立刻就变得好听起来。这才是“美声”唱法正确的发音位置。 用正确的位置歌唱发声,是间接发声的感觉,它可以缓冲气息对声带的直接冲击。并能解除声门下多余的气息压力,使声门的调整变得灵活、自如。
④、寻找“声门适度感”。 发声之前,歌唱者先想好发音位置(在上胸部第二纽扣处),找到想象之中的“嗓子眼儿”。然后,用“叹气”发声的感觉,往“嗓子眼儿”里叹气,“轻轻一‘叹气’,气一碰‘嗓子眼儿’就响了。”特别重要的是沈湘教授强调指出的在声门上是找气儿不找劲儿,感觉气和声音混在一起,一道从‘嗓子眼儿’出来”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