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体验与点拨
考生体验
我的主持人情结(中国传媒大学 米谨)
说实在的,当初并没有想到要考播音。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当一名外交官。可是外交学院分数挺高,每年都在本科一批次线以上。凭我高中两年来的学习实力,能上个二本就不错,所以我就开始另觅出路。高三时,元旦放假一天,我在家上了一次网,偶然看到中国传媒大学的招生简章,里面播音系的考试内容和方式吸引了我。哇!原来是这样啊。我也可以试试呀。
对照着《招生简章》,我开始审视自己:初中时当过校广播站播音员,普通话比较标准;高中时参加过演讲比赛,而且还得了第二名;身高1.75米,也算颀长挺拔;五官虽然长得不像罗京啦、张宏民啦那样标准,但也说得过去,起码有棱有角,很像个男子汉。
这么一对照,更增添了我报考播音专业的信心,于是我就开始着手准备。《招生简章》上说,初试、复试都有朗诵,我便把重点放在朗诵练习上。我从书店买了几盘名家朗诵男声磁带,如齐越、徐世荣、濮存昕、杨鸿基等,回家后一遍又一遍地听,仔细揣摩他们朗诵时的语气、腔调、音高和音色。同时,我还模仿中央电视台国际新闻主持人鲁健、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世界周刊》主持人康辉等人的风格,练表情,练手势。这样练了半个月后,我把自己的朗诵录了下来。一放音,全家人都吓了一跳:哟!这是你朗诵的吗?
尽管我模仿的已经惟妙惟肖了,但我知道,专家一听,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所以准备考场上的朗诵稿件时,我就另选了一篇没有名家朗诵的作品《我是一棵树》。这是老诗人李瑛的一首抒情诗,因为原诗比较长,我就把自我感觉不好朗诵的段落删去,同时还根据自己的音色和气质,改动了原诗中的一些词汇和句式。因为一般人对这篇作品都不是很熟悉,所以听起来感觉很完美--没有比较,考官当然也就鉴别不出你细小的失误了。
二月底,去省会考试的那天,我穿上了表哥为我准备的新衣服,一件浅灰色休闲西装,一条水磨石牛仔裤,再配上一双耐克鞋。一照镜子,嘿,帅呆了!真是人靠衣装马靠鞍。后来准考证上的照片我穿的也是这一身行头。
考试很顺利,初试时,我声情并茂的朗诵吸引了许多考生的目光。我朗诵完后,考场上特别安静。看到北京来的老师对我频频点头,我就知道,成绩准差不了。
考试一共进行了两天。初试大概用了十多分钟,考试结果当天就公布了。第二天参加复试,时间稍长点儿,因为要录像上镜头,用了二十多分钟。
从省会回来后,我又开始了正常的文化课学习。一个月后,中国传媒大学的专业合格证书就寄到了学校。
小时侯做过当外交官的梦,大学里开设了国际政治课程,同时我还选修了国际礼仪等课程,将来毕业后,我还有可能去国外采访和播音,从这一点上看,播音和外交也算得上是殊途同归吧!
技巧并不是投机取巧(中央美术学院 汪静之)
1.报名
因众所周知的原因,我国美术高考的专业试卷实际上是“开卷考试”,即考生们能够互相看到彼此的画面。考场中如果你的旁边有一个基础好的同学,再加上你会学习和模仿,那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所以,建议你约定一位比较知己、基础出色的同学一起去报名,以求得报名序号排在一起。这样,在安排考场时,你们可能会被安排在一块儿。那么,你就等于在考试时有了一个“老师”。
2.临考准备
临考时要注意放松一下,尤其是考前一两天,再安排一些习作练习已经起不到多大作用了。临阵磨枪反而会把紧绷的弦扯断。现在,除了准备考试用画具以外,主要是放松一下长期紧张的神经,这样做目的是为了在临考时保持新鲜的感觉。在明确考场号以后,应当在考试前一天熟悉考场位置,最好了解一下考场采光的情况(何种光源、强弱、方向)。这对于作画时采取何种处理手段,能够事先做到心中有数。
画具准备本着遵照院校招办的要求,做到有备无患的原则,但并不是多多益善。铅笔要提前削好,每个型号铅笔最好准备两支以上,画板平整,大小适当。橡皮质量要高,而且最好准备硬橡皮和软橡皮各一块。水粉画颜料要事先挤在调色盒内,并有足够量的备用常用颜料。水粉画笔根据个人习惯适量,盛水器皿大小适宜。可事前了解一下考场所在地供水条件(比如是否允许考生考试中间换水,如不能做到随时换水则尽量选用较大一些的器皿)。对于参加工艺美术专业的考生,一定备齐工艺美术的特殊工具,质量好的工具是作好工艺考卷的先决条件。工艺美术用水粉颜料事先作好脱胶,在教师指导下事先调好一些常用色色调的颜色,调和好以后装在密封的小瓶内。这样,考试时,从容地选择已经调好的颜色,不但能使画面增添效果,而且节省不少时间。
3.临场发挥
进入考场后,对分配给自己的位置不要斤斤计较,如果位置太差,或者看不见所画对象,待所有考生就位后,方可向监考人提出要求调换。如果分配角度仍不理想,千万不要懊丧。这时要冷静下来,对过去平时练习进行回忆。这种角度的对象是否曾经练习过,如何达到预期的效果,当时老师是怎样指导的,自己是怎样画的,采取了什么措施……必须做到以平常心态进入“考生角色”。作画前首先应对所画的各个步骤所占有的时间有一个基本的估算,对画面的最后调整应留有10~20分钟的余地。
落笔后,要沉着冷静,不要受周围考生作画进度的影响。但是,要学会发现周围基础比较好的考生的画面,并以其为参考,学习其中好的方面。因为,美术技法考试的特殊性可以向每一个考生提供互学的机会。在考场中间休息时(素描考试画模特休息间隙),更不要总是把目光滞留在自己的画面上,这不仅仅是为了休息一下眼睛,换换新鲜感觉,还应趁此机会广揽其他考生的画面。然后用自己的画面与比较好的画面进行比较,找到差距,制定下一步措施。这时应特别注意,只能参考身边的优秀试卷的画法、效果,不能交头接耳,更不能让别人去偷偷动笔修改。
考官点拔
美术考试五大“失分点”(广西艺术学院教师)
美术类考试是非常注意表现技巧的一门考试。掌握正确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得分。反之,则容易失分。考生需注意的“失分点”有:
1.忽视了画面关系和节奏。以画头像为例,有些学生认为只要画好头部,肩部、颈脖部都是次要部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影响了整张画面的视觉效果。
2.忽视画面层次。如,人头像中,最暗的是哪个部分?最亮的是面部哪个部分?灰色的地方应该分成四五个层次。
3.忽视画面质感。如头发的蓬松感,眼珠像玻璃一样的透亮感。
4.忽视画面细节。以一个人的嘴角为例,嘴角弯曲往上,代表微笑,往下则是代表哭丧、没精神。
5.忽视立体感。考生画鼻子时,应把握好鼻梁正面、侧面、下面等关系,找出其中的结构线。
走进考场,就要服从游戏规则(南京艺术学院教师)
规则一:回答要尽量专业。
2015年某大学文艺编导专业艺术类考试,当主考官问某考生最喜爱的作家时,该考生迅速做出回答:郭敬明、江南和蔡骏。该考生最后未被录取。这是为何呢?因为作为一个即将成为出版人、新闻工作者的高校大学生,文学审美品位直接决定了你在今后工作道路上的成就,喜欢看言情小说、武侠小说与恐怖小说,这无可厚非,但是在考场上,考官更看重的是一个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希望这个学生能够比其他学生拥有更好的审美眼光,因为自从他入校以后,他不再是一个业余读者,而是一个专业人士。
规则二:穿着要大方得体。
正如刚才所述,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家走向了大众,但是考场有着考场的严肃性。头发染成五颜六色,穿着千奇百怪的服饰,打着舌环、鼻环,还有的把烟夹在耳朵上,更有甚者一副港台腔……“没进学校,还真以为自己是明星了!”一位多次参加面试的主考官说,这种盲目标新立异的学生,往往是老教授们最反感的对象。
规则三:文章要规范而严肃。
随着文化多元化的进入,千奇百怪的“火星文”,莫名其妙、语序混乱的“梨花体”,甚至盲目煽情、语言颓废空洞的“青春网络文学”不断充斥着青年人尤其是高中生的阅读视野。久而久之,走上考场的他们,也将这些莫名其妙的文学、文字形式带入了考场。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将这类答卷判为零分,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高校更是将充斥着“火星文”“梨花体”的作品直接“打入冷宫”。
音乐类考生的“临门一脚”(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教师)
(1)声乐
对于声乐类的考生而言,身体和健康状况的好坏肯定会影响音色和现场演唱的表现力。考前一周内,最关键的是把身体养好,最好不要感冒或者拉肚子。
在声乐类考试中,考生一般都要求有主考科目和副考科目。主考是声乐,副考则是钢琴。考生一定不能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主考科目上,因为在最后的评定中,副考科目也占很重要的位置。
音乐类考试最关键的就是现场发挥,最忌讳的是紧张。因此在迎考的这几天,要注意调节自己的心态。建议考生在考试时,不要刻意去听其他考生的演唱,否则会打乱自己的心绪。
对于学声乐的人来说,天天练声应该说是必要的,每天起码半小时。而在考试前几天,练声的时间就不应该超过每天半小时。因为考试前几天,人容易上火,嗓子也会因此受到影响。考试时,应尽量地保持嗓子的“新鲜度”,尽量让考官感觉到,你的嗓子具有先天的可塑性。
在最后一个星期中,建议“少练多想”。也就是多多揣摩歌词,考虑如何演唱得更深入,更有感情。
(2)器乐
对于器乐类的考生而言,最后的一星期左右的时间,考生既要充分利用,做好最后的冲刺,也要保证休息,将自己的生理、心理都调整到一个最佳状态。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阅读”琴谱、熟记琴谱。不仅仅只是背出音符、旋律,要将每一处对弹奏轻响、快慢、节奏、音色的要求都记在心里,在弹奏时表现出来。不要再花过多时间在片断的练习上,要注意完整地演绎整个乐曲。要按考场上的要求一气呵成、不间断地完成一个曲子的演奏。不要因为弹错一个音或对某一段不太满意就停下来,要坚持弹完一曲后再考虑集中练习一下难点。
注意调整弹奏的速度。我们提倡考生一般采用中速弹奏。如果速度过慢会给人造成一种没进入状态的感觉,而速度过快就不利于表现情感,容易流于走过场。
在最后几天,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考试时间,进行“模拟考试”。比如考试时间是9点的考生,就可以在每天9点时按照考试的流程,将需要弹奏的乐曲都弹奏一遍,熟悉一下整个考试的过程,也给自己作好心理调节,将最好的状态调整到这个时间段。应该注意的是,每天练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基本上每天保持3小时的练习量就足够了。其实该掌握的应该都掌握了,只要框架到位,每天“练练手”就可以了。有些考生到考前每天还要练8-10个小时的琴,远远超过适宜的范围,可能还会手指损伤,就得不偿失了。
此处虽然指的是器乐类钢琴考生,但对其他器乐考生也同样适用。
家长传经
艺考生家长的十个注意(韩女士,湖北人)
今年艺术类考生的专业考试又要开始了。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深知孩子们的不易和家长们的心愿,但艺术类考试确有许多不同于一般高考的东西需要关注和留意。
第一,要注意确定自己的孩子是否对专业真有兴趣。真有就值得鼓励和执着,到一定时候也完全有可能事半功倍。但没有或假有兴趣就是赶着鸭子上架。孩子也苦自己也累,最后可能什么也闹不成。
第二,要注意给孩子选好老师。艺考的实质就是考试。考得好就有分,有分才能被录取。再怎么发展是后来的事。所以,选学校、选老师一定要正规。要让懂的人去听、去看、去感觉。尤其是老师要真教学生、真懂艺考。艺考和会一门艺术是两回事。
第三,要注意帮孩子把握处理好文化课和专业课的关系。现在的艺考对文化课要求很严,考生达不到省里的文化课控制线,专业再好也没用。达到省控线还有高校控制线,达不到也不行。有些高校还对某些单科有成绩要求,缺一不可。所以,必须重视文化课的学习。有些还可能需要重点突击,以避免功亏一篑。
第四,要注意不同地区和不同学校对专业课的评判标准有差别。考专业美院能过不保证能过省内联考。在甲学校有好成绩可能在乙学校不达标。所以一定要提前研究学校和地区,尽早选定既定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第五,要特别注意,即使是同一所学校,不同的专业也有不同的要求。此专业行不等于彼专业也行。所以要特别关注和研究具体学校的招生章程和录取规则,然后根据自己孩子的具体情况选择取舍、扬长避短。
第六,要注意不同学校对学生的培养目标不一样,因此也决定了对考生的要求有所区别。体现到招生简章和录取规则中,文化课和专业课的考分比例在总分要求中就有所不同。有的3:7,有的4:6,有的5:5。在报学校时,一定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进行选择。也有的是专业达线文化排队或者反过来,等等,也需要特别的关注和留意。
第七,要注意孩子报考的学校一定要拉开档次。除非孩子特别有把握或目标明确,否则就要一本、二本以及专科院校都照顾到。不然,要么是考了好几个,因为水平相当而全军覆没、失去基本的报考资格;要么是好几个学校的合格证只能选择一个。结果在考后报志愿时,就只能眼睁睁地放弃报其它批次学校的机会。
第八,要注意最后的报志愿也很关键。尤其是在有多个选择机会的情况下尤为重要。报得好可能低分被录取,报不好可能高分被淘汰。家长一定要吃透两头、正确应对。特别是要了解和掌握所报学校及其专业的以往录取情况。这些信息现在网上基本都能搜索到,不需要什么特殊渠道。
第九,要注意艺术类学生的学习费用相对较高。也还不仅仅是学费比其它院校高,其他费用也不低。尤其是在头一两年。家长对此要有足够的认识和准备。免得到时自己受累,孩子受气。
第十,要注意一旦孩子当年高考落榜,家长一定要明白艺考生复读不算特殊的道理。如果自己的孩子目标明确,也具备相当的潜力,家长也有坚持的能力和意愿,甚至不妨制订一个两年计划,并认真实施。艺考生复读一年,实际有效学习时间很短。难免顾此失彼,不如放根长线,还可能钓条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