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不该成为差生的专利,艺考浩浩大军中,大有文化课成绩优异者,又十分热爱艺术的考生,面对艺考生文化分数低,老师家长反对的压力下,又是怎样克服种种困难参加艺考。
年级第一名还要参加艺考?
成大附中陈成:艺考不是差生的专利
“没有任何人说过,只有在本科线摇摇欲坠的同学才适合参加艺考,以此为捷径上大学。“昨日,在成都市某艺术培训学校,成大附中高三学生陈成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自己喜爱艺术,所以要参加艺考。
“我就想要做自己爱做的,何必年纪轻轻就禁锢了自己的思想呢。”这位长相文静的女生,在今年成都市零诊时考了全年级第一名,她表示自己学习编导已经三年。陈成感叹道:“艺考不是差生的专利。”
选择艺考之路不容易
过了“老妈关”还要过“老师关”
说起结缘艺考,是在高一下学期一天放学时。陈成和邻居吴妍慧一同骑车回家,吴妍慧告诉陈成:“课余学编导准备考艺术,不仅没有日常上课的枯燥,学习就是看电影,写故事‘安逸得很’”。
没想到,这一席话打动了陈成。她去学校试听后,立即决定改变寻常的高考路径。当她把想做编导当导演的愿望告诉妈妈后,可以想象,这在这个传统家庭掀起了怎样的波澜。“艺术不都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的‘敲门砖’?你成绩靠前还怕考不进名校?”何况,当母亲的早就帮女儿规划好升学路了,陈成的妈妈一直希望自己的孩子毕业以后能考上师范类学校。如果女儿执意要学编导当导演,那不是自己的苦心就白废了?
“人生很短,您就不让我做点自己想做的、有意思的事情啊?”陈成给妈妈撒娇,从小到大都支持她的老妈最终还是“妥协”了。
可是,“母亲关”过了,“老师关”又是一道阻碍。排名靠前的学生,如果好好学习,岂不是能为学校获得更好的成绩?陈成分析,她应该说服班主任。陈成的班主任是不久前才从师范学院毕业的年轻老师,和学生能够交心,陈成最终还是获得了认可。
“老妈关”、“老师关”过了,还有亲戚在窃窃私语。陈成想:等考上了好的学校,就能证明一切了。在艺术生集训的日子,她也不敢丢掉文化复习,在成都市零诊时考到了550分。
高一开始苦修编剧功底
风格从“小三”变为“山楂树之恋”
编导不需要样貌、嗓音等基础条件;也不需要从小练就的功底。因此不少考生会在文考成绩出来后选择“突击”。陈成却认为,编导不是几日之功,同样需要天赋和积累。
高一时,她就花费了很多心力看电影、评电影。她说,这反而没有拉下她的文化成绩,而是起到了助推作用,“如果写高考作文,我来描述已经由导演试炼过千百回、演绎成经典的故事,阅卷老师岂不能耳目一新?”
说起编导写故事,陈成的写法在学校全年级都出了名。“以前她每次写命题作文,都要加入第三者、情人的概念,把爱情故事搞得非常波折,后来,我们每次见到她就喊她‘第三者’。”同学张正良笑着说。不过,后来陈成也意识到这点,就又将故事转向了“山楂树之恋”般的青春风格。
面试考官居然是张铁林
抽象考题与众不同让人摸不着头脑
说起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考试,陈成坦言是在成都十八中参加的暨南大学艺术学院面试。走进考室,里面的考官居然是著名演员张铁林。“他微笑着请我们坐,旁边还有一位老师和一名摄影者。之前只听说他上届来了,没有想到这次又亲自来面试。”陈成说。
陈成说自己至今仍然还记得当时的情形。在自我介绍后,张铁林说:“请描述一下你们的房间。”这个问题明显和陈成面试过的所有出题风格都不同,描述房间应该从何说起呢?陈成说当时一起的考生都愣住了。
身旁的男生率先描述,哪知刚有点磕巴就被“皇阿玛”打断了。他问:“你们认为我问房间是在考你们什么?”陈成以为,这是在考察一名导演的方位、布局感,于是就开始讲起来。孰料考官张铁林说:“其实我想听你们讲细节,做导演就要讲求每一个细节,讲你房间哪里挂了海报、海报的明星是谁,你为什么喜欢他,讲你桌上的照片用的是什么相框,相片里是你和哪位同学什么时候照的相……”“皇阿玛”的话让陈成记忆犹新。
“我不知道我最后的成绩是否过关了,但是我真的很欣慰,不是因为看到了张铁林老师,而是这个艺术学习路程。”陈成回忆起考试经历,她说,和很多人不一样,我是在走我喜欢的路,不是被迫的、也不是盲目的。
记者调查
优等生想学艺术并非随心所欲
昨日,记者在成都市几所艺术学校进行了调查。成都艺博学校编导班有80余人,文化成绩在450以上的有30多个。“因为整个艺考人数的增加,艺术逐渐被认同的同时,文化成绩好的学生也就增多了。”编导教师梁苗说,她在五年前考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时考艺术的有3万人左右,去年就增到了5万人。
然而,华西中学杜欣的妈妈就不认同了。儿子高二在理科实验班时,成绩可以考到450多分,她不知儿子为何不能再突击一下上个好名校,偏偏要花时间学艺术。在儿子的“强词夺理”和“深沉了几天不和妈妈说话”的情况下,她才勉强同意了。
“以前,我在班上老师都挺喜欢我的,后来听说我要学艺术,就很少过问我了。”一位同学告诉记者,在他们学校艺术生所在的班级只有五六名同学,他们都是成绩不太好的。
成都市中心一所学校艺术生告诉记者,到高中二年级下学期时学校就会专门把艺术生和其余学生“分开”,成立艺术班。老师负责辅助学习并通过艺考升学。
“艺术生四月就能拿到艺术通过的成绩单了,这相当于给孩子们吃了颗定心丸,不少都会再冲刺两个月,为了最后的录取。”梁苗说。
记者手记
那些“被歧视”的艺考生们
听一位成绩较好的学生说,他学艺术后被周围的人嘲笑和歧视,他心里很痛,我心里也很痛。追逐艺术风筝的人,奔跑难道也有错吗?如果被嘲笑,那又是谁的错呢?
当学校把成绩不好的学生“驱逐”到艺考大军里,鱼目混珠;当社会容忍了艺术培训的利益勾结,以浑水摸鱼;当圈子里明星幻影遮盖住潜规则,让名不副实的时候,那些真正想要追逐艺术的人,又该到哪里得到真知呢?
“如今的艺术考试生机勃勃,为何我们艺术又那样寂寞?”昨日这样的感叹在微博里流传甚广。我想,一个人的成功都不能将成绩的优劣联系起来,又怎么能将艺术生和成绩好、成绩坏挂起钩来。当然,如果真爱艺术、真有梦想的在路上的人们,肯定也不会在乎这些分类;但作为一名正在成长路上迷茫的高中生,为何就不能给他们更好的指教和鼓励呢?
如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对学生目标、学校和专业设置做了新指示,大力发展职教、明确专业分工,这是在表明不要再用一种分数衡量人,同时强调了技术和技能的重要性。
希望,对于有梦想的艺术生,这种以分数和升学率为唯一标准的“歧视和嘲讽”,能够浮云散,明月照人来。只有这样,《老男孩》流走的青春梦想才不会一去不回,来不及道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