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话剧表演方向,在话剧表演当中,演员首先接触到的是剧本,剧本乃一剧之本,认真揣摩研究剧本(即舞台语言),对上台表演有很大帮助,下面从四方面来说明如何提高舞台语言的表现力。 相关备考资料:影视表演备考:话剧演员的发声小技巧
一、普通话
话剧主要通过表演者的动作和语言来传递内容。因此,作为一个话剧表演者,能说一口较为标准的普通话是比较关键的。
普通话的好与坏,主要区别在于一些读音的准与不准。1)、尽量克服方言中的不标准发音。如湖南方言中的“n”和“l”经常混淆来用。2)、注意形近字的读音区别。如演员在台上将“让神的皮鞭狠狠地鞭笞(chi-)我吧!”误读为“让神的皮鞭狠狠地鞭苔(tai/)我吧!”那就会被观众所厌恶。当然,由于要制造一种喜剧效果而故意读错例外了。3)、分清舌面音与翘舌音。
二、重音、停顿
一个好的话剧演员,其表演通常不仅仅是动作优美,神态逼真,还有一点难能可贵的是能把台词通过圆润的嗓音表达出来,从而给观众一种听觉上的美感。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训练好普通话之外,还应当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
(一)重音,重音是为了强调或突出个别词和短语而重读的音。在话剧表演中,重音主要分为问答重音、并列重音、肯定重音、夸张重音和语气上的重音这五种。(每一种都要在授课前找出相关的例子,制成卡片,方便上课。)在对白表述中的重音部分,主要是运用加重音量,提高音量、拉长音节、一字一顿、轻读轻吐和摹拟声响这种方法。至于纯熟地运用,只能靠大家平时的苦练了。
(二)停顿人物的对白,不总是平铺直叙的,我们的观众要求对白生动有趣,顿挫有序,起伏跌宕,这就要求话剧表演者要在对白的停顿方面下些功夫了。如何在对白中安排停顿呢?1)、要在剧本的标点及排演提示。2)、要考虑个人的个性停顿。
停顿可分为并列性停顿、呼应性停顿、心理停顿、生理性停顿、逻辑性停顿5种。
三、语调
演员要表达人物的情感,塑造人物形象就要把握好语调。
语调包含声音的各种变化,它的变化是由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指音量,取决于发音时肌肉与气流的力度。我们平时说的“大声”、“小声”就是指强弱。
注意:声调高,音量不一定强;声调低,音量不一定弱。例如当你在上课时,兴奋地与同学说悄悄话,你声调很高,但声音却很弱。
如何把握语调呢?
1、简单的句子,从语法入手,明确是对谁说,说话双方关系如何,为什么要这么说,如“你好坏!”这句话,如果是恋人之间说的悄悄话就与两个仇人之间说截然不同。
2、①、兴奋时,说话频率提高,力度加强,速度加快,就形成高、强、快的语调。如堂吉诃德刚被封骑士,正在得意之际,听到树林处有哭声,于是他说:“感谢上帝的照应,叫我马上有机会尽尽本份,实现自已的雄心壮志,准有男人或女人遭了难在叫喊,要我去援救呢!”
②、悲伤或痛苦时,音频下降,速度减慢,力度会削弱,形成低、慢弱的语调。如《雷雨》中鲁侍萍劝说女儿四凤的一段话。“傻孩子,你不懂,妈的苦是多少年也说不出来的。你妈就是年轻的时侯没有人来提醒。可怜妈一步走错,就步步走错了。”
③、崇敬的心情,会形成高、快、弱的语调。如《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对朱丽叶的赞美:“瞧!她用纤手托住脸,那姿态多么美妙!啊,但愿我是那一只手上的手套,好让我亲一亲她脸上的香泽!”
台词相对来说是比较复杂的文本,我们应该根据人物的感情与思想,再遵寻每一句话的语法。当我们接到剧本时,一定要先分析剧中人的性格特点以及他们说每一句话时的感情、思想、态度。大胆运用自已的想象力,把人物的生活情景用自已的脑与心灵展现出来。
四、音色
演员要扮演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经历的人物,要把人物形象塑造完美,就要学习音色。
音色是声音的特色,每个人由于发音器械的生理条件不同,而具有独特的音色。“闻其声如见其人”说的就是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