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介绍
始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唤起了中国版画家的社会主体意识。自此,版画家们更习惯于做知识分子类型思考。无论是"左翼联盟"时期,或是"延安鲁艺"时期,版画家所进行的工作已经不是单纯"为艺术而艺术",更多的是利用版画的社会功能去引导、干预社会发展潮流。版画实际上在他们身上起到了完善人格、塑造智慧心灵的精神作用。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版画系,初建时的师资队伍便是由这样的一批艺术家所构成,他们在传授专业技艺的同时,也奠定了版画专业关注社会、尊重理性、善于思辨的学术品格。
60年代,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在教学上实行了较长一段时间的画室制,分别以李桦、古元、黄永玉、王琦先生为主任教师。画室制使版画专业教学出现了多元并行的风格流派。从1977年起,版画系教学在中断了十年正规教学之后又重新步入正轨。版画系当时设立了木版工作室、铜版工作室和石版工作室。1981年又在中国率先成立了丝网版画工作室。由此,石版、铜版、丝网版以及其他边缘性的版种与木版一道,得以全力拓展和完善。这一时期,版画系在教育方向、知识储备、人力资源的重新组合、对版种技术完善等诸多方面,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教学体系,稳健、和谐的工作氛围促使教师队伍对于研究和自身创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作品影响力还是版画教育模式,都成为全国艺术院校版画教育的楷模,影响了全国版画的发展。八十年代中期,版画系还开设了插图专业;九十年代,版画系又先后成立了传统版画工作室和数码版画工作室。多个版画工作室的成立,进一步丰富了版画系的教学内容。
为了顺应二十一世纪新的文化环境和社会需求,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将导师工作室和版画技法工作室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取代了原有的版种工作室制。原有各版种工作室教学职能被一分为二,技术指导职能被归为版画技法工作室,由专职技师负责。而艺术教学职能则转归为几个不同的导师工作室,由他们承担对学生诸如造型规律、艺术表现形式、艺术观念的教学工作。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不同阶段的教学,在教学体制、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虽有所不同,但强调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和较强的创作能力的教学主导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引导学生艺术个性的发挥,掌握艺术创作的规律和方法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注意思想品德和文化修养的全面提高,是版画系始终坚持的办学原则。
教学结构
现在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的本科教学实际上是从二年级开始的。教学工作主要由三大块构成,分别为:二年级专业基础课教学、导师工作室艺术综合教学以及版画技术工作室技术性辅助教学。
二年级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素描、色彩、思维视觉转换训练和春季写生课。二年级教学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将学院的基础造型训练与强调创作思维的版画专业教学相衔接。因此在二年级基础课教学里,在强调学生具备坚实的造型基础的同时,注重培养他们艺术创造过程中应具备的独立性、主动性、互动性及创造性。简而言之,就是要培养学生拥有一双会思考的"手",为进入三年级导师工作室学习奠定基础。
教师工作室教学阶段是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版画系本科教学的主体部分。学生在导师的引导下进入版画材料技法、艺术表现语言的综合学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