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文化素养?通俗的理解是:一个人在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和文学理论方面的修养,其中包括文学理论知识,语言阅读、理解与写作能力,数学、历史、地理、外语、政治理论与哲学等方面的学识水平。
无论是学习音乐或是从事音乐专职、音乐教育工作,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素养,这是不言而喻的。我们承认音乐人才的选拔有其特殊性,重视音乐天赋是学习音乐必不可少的客观的物质基础,强调音乐素质是发展音乐才能的第一客观因素,但并不是否认或忽视文化素养对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才能所起的重要作用。恰恰相反,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素养是学好音乐、全面发展音乐才能的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
一个人的天赋条件和音乐素质再好,如果文化水平低,文化素养差,其音乐才能的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和限制,有的甚至是“大器不成”,无所成就。古今中外有成就的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评论家、音乐教育家、指挥家、演唱演奏家等,无一不是由于他们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渊博的文学、哲学、美学、历史、绘画等方面的知识,才得以使他们的音乐天赋和音乐素质获得全面地、高水平地发展,从而成为一“大家”。与此相反,在音乐院校,极少数学生即便经过较严格的专业考试,在条件用素质上都不错,但入学后专业学习上进展缓慢,成绩平平,有的甚至多门功课不及格,成为“差等生”,其中重要的原因之一也就是文化水平低、文化素养差。
历史发展到今天,任何一门学科,哪怕是一门年轻的学科,都有其深奥的学问。它既有自身的系统的理论体系、发展规律,又有其与其他学科相互渗透、相互影响而多方位发展的要求和趋势。你要全面地认识、掌握、发展一门学科,首先要求你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去学习前人在本学科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从而透过这些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去认识它的发展规律以及与其它学科的有机联系。音乐这门古老的、极妙的、特殊的艺术尤其是这样。
从原始人类从事简单哼出的第一声“劳动号子,到现在人类创造的由电子数码控制的激光音乐,人类的音乐知识宝库中,不但已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文字和音响财富,而且音乐与文学(特别是诗词)、数学、哲学、美学、教育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宗教、历史以及绘画艺术、戏曲艺术、舞蹈艺术、建筑艺术、体育等学科的关系和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密切。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对边沿学科、交叉学科的探索,音乐日趋它其它很多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发展的趋势。人们早已经认识到了,音乐的理论和实践,跨越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大科学体系。那么,你要学习音乐的理论和知识,认识音乐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创造音乐(包括创作与表演)、欣赏音乐、发展音乐技术与技术理论,特别是从事现代音乐教育,没有必要的文化知识和接受较高层次的科学文化教育,当然是不可能的。
文化素养对学习音乐,发展音乐才能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
一,文化素养差,不但直接影响到大学阶段的公共文化课,如大学语文、哲学、政治、经济学、教育学、心理学、中国革命史等课程的学习,而且直接影响专业基础理论课、基础技术课、专业史论课,如乐理、和声、作品分析、中外音乐史、艺术概论等课程的学习。
二,文化素养差,势必影响,甚至限制了专业主修课,如声乐、钢琴、器乐或理论作曲等课程的技法要领的理解和掌握、表现水平的提高和发展。从长远来看,潜在能力的挖掘和音乐才能的高水平发展,也将是没有深度和广度的。
三,音乐作为抽象的表情艺术,无论是创作、表演还是欣赏,都需要对音乐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及各种表现要素进行深刻的分析,这样才能充分地理解其音乐思想,准确地捕捉艺术真缔,完美地揭示其音乐形象。然而要达到这种艺术表现的高度,如果没有高层次的文化素养,广博的专业知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阔的艺术视野,更是难以做到的。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所创作的著名的《黄河大合唱》,如果不是作曲家怀有高度的爱国热情,具有广博精益的中华民族的素养、宽阔的艺术视野和扎实的艺术功底,就不可能站在用音乐为武器、唤起民众抗日救国的历史高度,以黄河及其伟大的气魄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创作出这样伟大的作品。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托尔斯泰初听柴可夫斯基的《D大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的第二乐章“如歌的行板”时竟落泪说:“我已接触到忍受苦痛的人民的灵魂深处了”。人民的苦难,如此能牵动两位伟大的作曲家和文学家的心灵,决非是学识浅薄的凡夫俗子所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