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在每年的美术艺术考高美术考试中,绝大多数都是来自城市的考生,农村考生占的比例少之又少。我们说,这和我国现阶段农村经济比较落后,是有直接原因的。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因为经济状况差,相对条件不好,所以很多喜欢美术的孩子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学习,埋没了很多人才,其实这是非常令人痛心疾首的。其实,自古以来我们的民间艺术家、民间艺人、知名作家有很多都是来自农村,并不是他们缺少天赋,而且来自农村的孩子,往往又比城里的孩子能够吃苦,所以,他们一旦考取艺术类院校往往能成为行业拔尖的人才。那么如果你是一个来自农村的爱人美术的考生,如何在客服眼前的困难在日常的生活中,学习绘画,训练基本功,打好绘画基础呢。艺考阳光在此为所有来自农村的考生提出了一些有用的建议:
一、利用身边的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其实,美术与生活经验是紧密关联的,如果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影响了美术教育功能的充分发挥。选择地方文化资源恰好立足于地方的本土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南社古民居作为一座古村落,有她独特的文化和建筑,有她别具一格的风土和人情。而作为当地的学生,生于斯,长于斯,从小就受到她的熏陶和影响,对古民居知之甚多,开展这个课题必然倍感兴趣。大家都知道,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的内容中来,便能获得最大的课堂效益。为了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前我就先透露信息:我们有好多同学来自南社村,大家也应该去过南社古民居吧?那么,你们对南社古民居了解多少呢?我们下节课是乡土教材南社古民居欣赏。到时,我们将开展“古民居 知多少”的有奖竞赛活动,看看谁更了解古民居。从而使学生主动去找资料,有的学生还作了调查和采访,自觉性很高。待到上课时,他们个个都已胸有成竹,竞赛还没开始他们已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整节课在欣赏的基础上进行竞赛。通过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最后就“如何保护古民居”议一议,同学们始终热情高涨,课堂气氛活跃。而我只是作为导游和主持人的身份出现。同学们通过欣赏、评述、思考和讨论等活动,重新对古民居的价值和意义进行衡量和定位,并提出了保护古民居的宝贵意见及做法。从而,不但使学生增强了保护意识,同时也加深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培训自身人文精神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美术教育的重要任务。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文化行为,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途径之一。因而,地方文化资源应该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好教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
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而地方文化资源最大的优势就是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用身边现实的东西、人物、事例进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也乐于学、乐于接受,有现实的教育效益。就如南社古民居,是我们好多学生生活的地方,也许同学们平时不会太留意身边的好多东西,然而,当我们把古民居开发为教材时,他们就会去关注,而且还会积极去收集有关古民居过去的点点滴滴……从而他们会发现,原来他们生活的地方竟然是“古代进士村”,曾经出过这么多的人才;这里保存的竟然是明清时期的建筑风貌。周围的环境正印证着古民居曾经的辉煌。他们懂得祠堂的意义,了解了古围墙曾经的作用,明白了读书人的礼仪和追求……从而知道了古民居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并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去保护。
这就把人文精神的培养渗透到了他们的环境、审美以及学习生活之中,相比书本上的外国优秀艺术作品、中国古代优秀绘画作品等,更显得实在、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有现实的教育意义。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能让我们的学生“和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对话,共同感受生命的快乐与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与价值,并将这一切融入自己的灵魂与血肉中,成为自我生命的底蕴与生存之根”因而,我们的美术教育要从学生所在的本土做起。而这方面农村又有它独特的地方,农村还保留有它传统节日独特的庆典方式(例如元宵节的“灯会”猜谜、农历十月十五的“五谷丰登”等),有别具一格的手工制作(例如剪纸、刺绣、泥塑等),有质朴的民俗(例如各地不同的婚丧仪式)等等。因此,地方文化资源它既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又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对美术的理解从身边开始。
2、利于学生对文化的传承
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那么,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就有着积极的作用和现实的意义。“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基本上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的基础是乡村的社会生活。在广阔的农村里,以农民为主,加上小手工业者、小商贩和少数在乡知识分子,一起创造了像海洋般深厚瑰丽的乡土文化。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中还没有充分开发的宝藏,没有乡土文化的中国文化是残缺不全的”。
可见乡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乡土包含着“本土”和“传统”的双层意义。然而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外来思想和文化的影响,“我们必须看到这些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正在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发生着急剧的变化,有的几乎到了濒临灭亡的地步。抢救、传承、弘扬这些文化已经是一项刻不容缓的历史使命。《课标》提到的学生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在今天有着特殊的意义,没有传承就没有抢救,没有传承就没有弘扬。我们必须看到文化传承主要是针对儿童的传承,学校课程对文化传承负有重要责任。具体到美术教育来讲,我国的民族民间美术——包括各地的文化资源就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美术课程。鉴于我们正处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我们所做的一切就有了特别的意义。我们引导学生学习民族民间美术,实质上是对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抢救,也是对民族精神的一种弘扬,让我们的学生在全球化的大潮中,树立起应有的民族自信心。”
就如我们开发的地方教材,通过对古民居进行欣赏和表现等活动,同学们加深了对古民居的了解,认识了古民居在建筑、艺术和文化等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同时提出了保护的措施和方法,增强了对古民居的保护意识并加深了热爱家乡的情感,具有现实意义。可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有利于学生对文化的传承。地方文化资源是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好教材。
我们在推进农村美术教学时,要大力开发和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发挥农村美术资源丰富的优势,让我们的学生积极参与优秀文化的传承,从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我们相信这种在植根本土文化的美术学习中培养的创新精神和对本民族文化的感悟,必将为我们的孩子今后以他们独特的个性参与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我们说,艺术是没有疆域的,我们生活的土地,过往的人群,只要我们有艺术家的阳光,艺术无处不在,所以。对于我们,即使是农村的美术考生来说,艺术家的眼光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眼光的培养,以及全方位自身素质的培养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很多地方优美的自然风光,田间地头劳作的人们都是我们画笔可以描摹的对象。只要我们认真观察,平时把艺术和生活统一起来,那么就一定能够突破自我,而这种自然清新的画风,也会得到评分老师的认可,取得好的成绩。
让我们一起努力,充分挖掘农村地方资源,丰富和充实农村美术教育的内容,给农村的孩子开辟更广阔的美术天地,这是我们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