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2000多所高校中,已有500多所开办了影视导演,每年都有数以10万计的新生和毕业生进出校园。这些导演专业学生的就业生存状况如何?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显示,导演专业学生的就业并不甚理想,能够留在导演岗位上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其生存不同程度上遭遇着困境。
导演专业毕业生 生存现状 抽取样本: 北大资源学院导演系本科生李凯(化名) 李凯进入北大资源学院导演系本科班就读时,班上一共8名同学。本科四年匆匆而过,李凯班上的同学们各奔前程,却极少有从事导演工作的。李凯算是幸运的,毕业后分到上海昆剧团负责项目策划工作,同时也有机会导演了不少剧目和讲座活动。出于种种原因,李凯没有再进入电影圈,他觉得自己离电影越来越远了,于是决定报考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
“其实我很清楚,念书不会给你拍片的机会。但如果再这样呆下去,可能就更加没机会了。学我们这行的,要么早点出名,要么早点改行,不出名又不改行,十年后也就荒废了。”李凯说。 如今的李凯,也利用假期陆续在拍片子,但都不是电影。尽管如此,他的“电影梦”依然未醒。当记者问起对未来的期许时,他很快告诉记者:“45岁,能拍一部好电影。” 抽取样本: 艺术院校进修班学员李曼 导演进修班是北大资源学院一种一年制的非学历培训教育,很多曾在进修班学习过的青年导演直言,进修班的学生很看重一些进入剧组的机会,所以都是从剧组最底层做起。
“电影是一个团队操作的结果,尤其在中国,人情是很特殊的。一个20多岁的小孩,不可能让你控制全组,这是很现实的问题。”这是李曼在1997年进入《荆轲刺秦王》剧组后最大的收获。“离开进修班,我的梦反而醒了。”她从打杂工的活干起,不会的知识立刻想办法去学。如今的李曼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梦想。“虽然走这条路是艰苦的,但我觉得苦中有乐。”
她说。 抽取样本: 综合学校编导系学生彭丽媛 目前,全国已有500多所高校开办广播影视编导专业,其毕业生处境多不相同。其中,少数比较理想的可以混迹于地方媒体,从底层的采编编导工作干起,而大量的毕业生则是不得不“找到什么干什么”。 “其实我所学的专业是为传媒领域比如电视、广告业储备人才,毕竟不是导演系毕业,加上没有电影学院很好的平台和气氛,虽然我很想拍电影,但电影业现在没能给刚毕业的青年导演提供什么机会和空间,更没有很好的保障。”彭丽媛很现实地认为,当前面对的首要问题是解决生存问题,先要吃饭,所以毕业后的她先是在某电视台做记者,做专题片、纪录片的编导,先积累些经验。 导演系学生 就业压力来自哪里? 导演行业: 供需不成比例 2008年中国国产故事片共406部,但相对于数以10万计的导演系毕业生来说,供需严重失调,由于导演从业人数极为有限。
从1993年至今,高等艺术院校导演系的10届毕业生中几乎没有产生过一位一线导演!今天的电影、电视界仍是第五代、第六代中的少数名导演一统天下,新面孔极难浮出水面。导演系毕业生李曼说:“剧组找演员,可以是新人;但导演的门槛却要高得多,很多剧团、剧组只请那些资深的、有名望的导演,刚刚毕业的导演系毕业生,执导电影、大戏的机会几乎为零。” 对于近些年来导演系就业率走低,北影导演系教授、党支部书记杨琳向记者表示,“电影制片厂的缺失”是主要原因:计划经济时代,导演系的毕业生都被分配进全国各电影制片厂,从基层做起,“历经场记、导演助理、副导、最后走上导演岗位”,78班陈凯歌、胡玫等人的成功正是这种模式的最好体现,但随着中国社会转轨,由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之后,制片厂的作用消失了,没有实践,没有老人带,毕业生的工作平台和机会都少了。
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面对渺茫的执导机会,除了少数几个足够幸运的能有拍摄长片的机会以外,20世纪90年代以后入读导演系的学生,就业方向不外乎这几种:继续深造以至走上教学岗位,拍广告宣传片,拍电视剧。即使能留在院团当导演,很多年轻人也因为没有机会导戏,只能做做场记和其他的工作。 艺术院团: 用人单位不需要半成品 除了供需比例严重失调外,导致影视戏剧导演系毕业生就业难还另有原因。“现在艺术学院导演系的毕业生真的很难用,大部分院团一般四至五年进一个人,且实行的是导演签约制,而留在艺术院团的导演专业学生大部分也都是半成品。
进来几年后常常以‘转岗’收场。”国家话剧院一位编导无奈感叹道。 “这些导演系毕业生不合适在院团工作,他们有着‘先天缺陷’:招考对象都是从学校而来,没有人生积累阅历,不像‘第五代导演’有着丰富的人生。这是艺术创作上的重大缺失。”在文艺院团的部分负责人看来,导演系毕业生因为在学校的实践机会少,又不了解院团的情况,光有理论没有实践,大戏根本无法上手。 导演系专业学生: 所学与所用严重脱节 “一般来讲,艺术院校考试分为文化课和专业课考试,文化课考试包括基本学业、社会常识、小作文。而导演系1000多名报考学生平均每个孩子只会在主考官面前出现20分钟,用这些方法来选拔未来的导演是不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另外,美院、音乐学院,至少有一个基础的判断方向,而导演专业并没有相对科学的评判标准。”北大资源学院导演系主任、著名导演田壮壮表示。 而在教学方面,学生从一开始学导演的时候,就处于很尴尬的境地:导演专业的课程设置,对电影的类型、流派探讨从未提及。此外,导演除了才华、技术外,还需要现场掌控能力以及人生阅历。对此北大资源学院党委副书记王黎光也承认这一点,他认为之所以“78班”出了张艺谋、陈凯歌等人才,是因为他们从事艺术创作前就积累了很多年的生活经验,而近些年的大学生都是所谓“80后”,人生也没有像“78班”那样经历过岁月蹉跎,对生活缺乏感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多位导演系毕业生都有一个近似的看法:在学校只是学到了“专业技法”,踏入社会才发现,拍电影需要和不同的人沟通,老板、演员、媒体、投资方、制片主任、摄制团队等等,然而这些沟通技巧在学校的教科书里是完全没有的。 业内人士: 功利心态盲目办学 当下,一些高校受利益驱动,对“艺考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艺术生报考需求逐年加大,按照国家收费标准,导演专业本科学费一般每生每年1万元至1.5万元,有的达到1.8万元,这使得导演专业在一些高校看来无疑是座“金矿”。近年来,一些和艺术本来不沾边的高校,没有配备相应师资力量就招生。学校盲目招生,但毕业以后怎么办,学校就不管了。 还有业内人士认为:造成导演系学生激增的原因除了一些院校的利益驱动外,还有家长和学生盲目的功利心,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在导演系读上几年,将来就能成为名导演,因此不惜血本地投入。
导演系毕业生 出路何在? 加强对院校争办导演专业的调控 北影导演系杨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导演系学生就业出现问题,是由于大学普遍扩招,艺术院校也随之扩招造成的。扩招是普及高等教育的需要,但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随着中国影视业的发展,导演专业扩大招生是一种必然,但一定要适度。她建议,制定政策的部门一定要加强宏观调控。导演系任何时候都是精英教育,现在却在转向普及教育,一些院校绝不能以牺牲一大批有为青年的未来为代价来谋取本单位的利益,那些根本不具备开办艺术专业的院校应该停止招生。 持杨琳教授观点的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控制招生人数也许不失为明智之举。在目前师资等教育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要保证艺术教育的质量和个性化的特点,控制学生人数和质量是合理的。
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建议,编剧与导演专业应统一,同时导演专业应具备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才能报考,以此解决供远远大于求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