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艺术类院校的扩招,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油画这种传统的艺术专业,不同于为了跟社会岗位需求相结合而开设的数码媒体、工艺美术等实用型专业,而在就业时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尴尬,几乎很少有单位真正需要油画专业的学生,许多毕业生涌向了与专业有点“关系”的岗位,甚至,直接选择——漂。
案例一:为了梦想选择“漂”
王晓林是北京某著名美院油画系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其实在去年,父母曾找关系安排他到当地某画院工作,但他不想回老家。虽然今年7月就毕业,但他一点也不着急。王晓林说,他早就对未来做好了规划,无论多么艰难,都会在北京“漂”着。上学期间,他的一些作品已在潘家园等艺术交易市场拿到了实际的收益,但许多都是临摹之作,并不能显示自己的风格,谈不上“创作”。最近,他正在与某经纪人协商,希望能参展北京一号地艺术区某画展,借此积累一些人脉资源,推广自己的作品。然而,他也坦言,未来很渺茫,他只是在为梦想“使劲地撑着”。
案例二:“曲线救国”,边经商边创作
姜明在某省艺术学院读油画专业,上学期间就听师哥师姐们说,若没有很高的才华能卖出画去,就准备毕业后就失业吧。所以,他未雨绸缪,在校期间辅修了工艺美术设计,并积累了一些社会实践经验。毕业实习时,姜明联系到当地一家广告公司,并用自己的油画专业特长,有创意地帮公司做了一单漂亮生意。后来,客户方为了压低成本,单独与他联系,希望避开实习公司,与他私下合作。于是,姜明在同学中组织了一个十人团队,昏天黑地般干了半个多月,拿到了自己踏入社会的第一桶金。毕业在即,姜明已成立了自己的设计公司。他认为,在当今这个时代,穷困潦倒是不可能创作出好作品来的,一根儿筋地扑在看不到未来的油画创作上,会受到来自社会和家庭的许多压力。他希望通过经商达到较好的生存状态,“曲线救国”,继续油画梦。
案例三:创作与研究相结合
刘雯雯今年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已在老家联系到一所高校任职,她是今年5位同学中唯一与高校签约找到“铁饭碗”的。至于其他许多同学留在北京,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她的梦想是有稳定的工作,稳定的家庭。在高校一方面能做研究,另一方面还可以较轻松地进行创作。“对于一个学油画的女孩子来讲,留在北京做‘漂一族’太艰难了,我更喜欢把油画当做个人乐趣、终生的乐趣去追求。在高校任职对我来说很适合,也是个相对完美的选择。”
油画系毕业生去向:“签约率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
中央美院就业指导中心王老师对记者说,今年就业形势比较严峻,这是所有院校都面临的难题。中央美院专业设置比较稳定,像设计、建筑等专业一般去向是建筑研究所、设计公司等,像造型类的专业在游戏公司等从事设计的较多,还有一部分毕业生会到各地的职业学校、高等院校等从事相关教育工作。“油画系是纯艺术专业,是中央美院的‘油老大’,许多人不愿找一份固定工作,更喜欢做自由职业,保持自己的创作空间。”该负责人称:“我们从来不对美院各专业进行比较,不同专业之间也没有可比性,更不是就业率的数据就能说明问题的。”
据清华美院就业指导中心的何老师介绍,清美绘画系有版画、壁画、中国画、油画4个专业,油画系毕业生的数量很少。据统计,本科阶段的油画专业毕业生一般选择较自由的职业,研究生阶段的油画系毕业生一般重视研究和创作相结合,有些会选择毕业后去高校任教。
“今年油画专业本科段有10个毕业生,其中2人被推荐保送攻读研究生,1人考取研究生,1人基本确定去某画院工作,其他毕业生一般都选择与画廊合作,进行自由创作。”清美油画专业某老师介绍,“油画专业硕士毕业生今年只有3人,1人在家里的帮助下找到了工作,但就业方向与油画创作无关,其他人选择‘漂’(自由创作)。”
据调查,北京各大高校的油画专业毕业生一般数量较少,一部分毕业生选择“漂”是为了继续进行油画创作,并不是因为找不到接收单位,而是找到对口的岗位较难。